淘寶購物,挑好評多的店家下單,結果產品質量不如人意;在小紅書上看到網友高贊的產品被“種草”,買回來卻大失所望……互聯網經濟時代,人們習慣于看消費者推薦、看用戶評價下單。然而,“看評價下單”,有時候也會不知不覺中陷入另一種套路中。
據媒體報道,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近日開展一項網購調查活動發現,有不少商家通過給消費者留言、許諾好評返現、發放紅包卡券等方式,誘導消費者對其產品進行好評,在包裹中夾帶“好評返現卡”也成了不少網售商品的“標配”,讓消費者不勝其擾。有的消費者經不住客服的“央求”,不得不給了“好評”;有的消費者被三元五元的小利誘惑,違心給了“好評”。大量的“好評返現”不僅會讓商品的評價體系失真,也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其危害不容小覷。
長期以來,各電商平臺通過一套比較完善的購物評價體系,在消費者與商家、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消費者通過自己的真實感受給予商品好評或差評,不僅可以給其他消費者提供購物參考,對商家也是一種監督,可以督促其提高產品質量,改善服務。這是一種良性的互動,對消費者、商家皆有益處。然而,在“推薦有禮、好評返現”的銷售語境下,各種電商平臺上的購物體驗、使用評價等勢必會因受到利益的誘惑而失去應有的客觀與公正,讓商品的評價機制失靈,商品質量信息被人為扭曲,玩手段刷好評的商家獲利,誠信經營的商家吃虧,對電商經濟的長期發展不利。
“好評返現”不僅擾亂電商平臺正常的購物秩序,有違誠信經營之道,也違反了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商家發放“好評返現卡”,看似是回饋客戶、促進消費的營銷策略,實質卻是以小恩小惠收買消費者手中的評價權,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重要法定權利。其誘導消費者好評的行為也涉嫌違反相關法律規定,《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質量、用戶評價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電子商務法》也明確規定,經營者應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不得以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很顯然,商家誘導消費者“好評返現”的行為,違反上述相關法律規定,有欺騙、蒙蔽消費者之嫌。
泛濫的“好評返現”破壞了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對此,相關部門不能視若無睹,聽之任之。電商管理平臺和市場監管部門應及時出手,果斷出擊,對“好評返現”之類涉嫌不正當競爭的商家,及早發現、依法介入調查并從嚴懲戒。只有讓不法者付出相應代價,才能促其痛定思痛、及時收手。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好評返現”的套路中,消費者也是重要一環,既可能是“好評返現”的受害者,也可能是“好評返現”的助推手。當我們出于各種原因違心寫下好評的時候,可能就會讓其他相信“好評”的消費者“踩坑”;同時,我們也隨時有可能因為別人的“好評”而踩進另一個“坑”里。因此,無論是從維護自身利益還是從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出發,消費者都應該守住底線,不受商家任何形勢的騷擾誘惑,慎用“好評”,別為了一點小恩惠胡亂編造好評,幫助商家欺騙其他消費者。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