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塊錢買個“有緣人”留神啊 交友盲盒存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只要一元錢,就能獲得一個“有緣人”的聯系方式,或者將自己的聯系方式“匹配”出去等待“有緣人”。最近,一種“盲盒交友”的社交方式出現。律師提醒:這種玩法有泄露個人信息的風險,不要盲目跟風。
一元“脫單”吸引不少人
盲盒交友源于在一些城市出現的抽陌生人紙條的街頭攤位,花上一元錢就能盲抽一張寫有他人自我介紹和聯系方式的紙條。在電商平臺上也有不少人經營此類業務,顧客既可以花錢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等待商家“匹配”;也可以買一個陌生人的聯系方式,價格再高一點可以看對方照片或選擇對方地域,價格多在1元至5元之間。網上銷量最高的一家店鋪,月銷量在3000筆以上。
還有人將這套玩法開發成小程序,直接對外出售小程序的源碼,稱“只要付錢,就有人幫你搭建好系統,可以在線‘擺攤’賺錢”,一套系統價格在幾百元不等。記者打開一款小程序,發現首頁有根據性別劃分的抽紙條、放紙條操作,使用者需要先上傳自己的照片、聯系方式、個人簡介等信息,然后可以付費抽取一個陌生人的聯系方式,抽取后可自行聯系對方。這種玩法吸引了不少想“脫單”的年輕人嘗試。但這種交友方式的效果頗讓人懷疑,記者搜索發現,在電商平臺此類商品的評價中,有不少人表示“留了聯系方式之后,根本沒人回”“買到的聯系方式是個微商,就想讓我買東西”等。
盲目跟風易泄露信息
北京市常鴻律師事務所彭艷軍分析,參與者自愿提交自己的個人信息以對等地獲得他人信息,并不涉及侵犯他人隱私權或者非法竊取他人信息的問題。但由于這類玩法一般會讓參與者提供個人照片、簡介、聯系方式等,這就存在泄露個人信息的風險,而且難以保證商家不會將這類信息挪作他用。運營這種玩法的小程序系統,在技術層面也難以確定是否存在技術漏洞。
彭艷軍提醒,對于經營此類業務的商家或平臺,若將盲盒里的大量個人信息販賣給他人,情節嚴重的,將以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盲盒交友”雖然新鮮,但參與者仍需理性,尤其是要有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要盲目跟風。
實習記者 徐英波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