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記者 林曦 實習生 曹軒
在停滯了三個月之后,網易云音樂重啟IPO進程。近日,網易云音樂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計劃于12月2日開始在香港聯交所交易,擬募資30.4億-35.2億港元,上市后估值近400億港元。截至記者發(fā)稿,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網易云音樂目前已經超購3.3倍。
早在今年8月,網易云音樂就已通過了港交所聆訊,后基于當時市場整體環(huán)境等各方面因素宣布暫停IPO。如今再次征戰(zhàn)港交所,網易云音樂會受到投資人的青睞嗎?
過往三年持續(xù)虧損
招股書顯示,網易云音樂在今年前三季度月活用戶高達1.84億,同比增長2.22%,其中超90%月活用戶為90后或00后,成為中國最受年輕一代喜愛的音樂平臺之一。
數據顯示,網易云音樂今年前三季度總營收51億元,同比增長52%;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為2752萬,同比增長超93%;在線付費率達到14.9%,付費用戶增速及付費率均持續(xù)位居行業(yè)第一。
然而,龐大的用戶群仍然無法逆轉網易云音樂當下的虧損局面。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網易云音樂營收分別為11.48億元、23.18億元、48.96億元,今年上半年約32億元,同期經調整后凈虧損為18.14億元、15.89億元、15.68億元,過往三年虧損約49億元。而截至今年上半年,網易云音樂調整后凈虧損仍有5億元,不過相比去年同期8億元的凈虧損,已經有所收窄。
網易云音樂的虧損狀態(tài)很大程度與其逐漸增加的收入成本有關。據了解,2018年至2020年,平臺收入成本分別由25億元逐漸增加至55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收入成本為50.89億元,累計收入成本高達164.89億元。平臺方面表示,這主要是向音樂廠牌、獨立音樂人等版權方支付的內容授權費以及向直播主播及其直播工會支付的分成等費用高企導致的。
未來三年或將虧損
根據網易云音樂更新的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網易云音樂毛利為1960萬元,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14.5%轉正為0.4%,首次扭虧。
對此,網易云音樂方面表示,平臺業(yè)務經營規(guī)模擴大是前三季度經營狀態(tài)有所好轉的主要原因。其中,今年前三季度,網易云音樂在音樂服務中實現營收24.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5%,占總營收比重的47.7%;其在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中實現營收16.73億元,較2020年同期大增75.9%,占總營收比重的52.3%。
不過,由于收入分成費用隨著社交娛樂服務收入增加而上升,以及內容授權費用的增加,今年前三季度,網易云音樂的成本支出為50.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87%。
招股書還提到稱,雖然用戶、營收持續(xù)上升,但在可預見的將來(包括截至今年12月31日止)由于對內容、技術、營銷活動以及研發(fā)進行的持續(xù)投資,可能會繼續(xù)產生毛虧損、凈虧損及經營現金凈流出。該公司預期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仍會持續(xù)虧損。
相關鏈接
版權之爭或將繼續(xù)
眾所周知,對于內容平臺來說,版權十分重要。近期,網易云音樂分別與摩登天空及香港英皇娛樂達成戰(zhàn)略合作,獲得大量音樂版權授權,其中包括謝霆鋒、容祖兒、新褲子等知名藝人與音樂人的作品。截至今年上半年,網易云音樂擁有超過30萬名注冊獨立音樂人,音樂內容不斷豐富。
但是,相比起騰訊音樂集團,網易云音樂仍落后不少。財報顯示,騰訊音樂第三季度營收78.1億元、公司凈利潤為7.88億元;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到7120萬再創(chuàng)新高,同比增長37.7%,其中環(huán)比凈增長為500萬,付費率達11.2%。
音樂版權仍然是這兩家巨頭拼命爭奪的領地。有分析指出,高額的內容付費一直是網易云音樂未盈利的主因。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公司內容服務成本分別為19.71億元、28.53億元、47.87億元,三年累計支出逾96億元。國家相關部門也對此做出了相應的措施。
不過,有行業(yè)分析指出,版權的爭奪短期內仍然會繼續(xù),稀缺的獨家音樂資源對于用戶還是極具吸引力。不久前,網易創(chuàng)始人丁磊在電話會議上“隔空”回應騰訊“放棄音樂獨家授權權利聲明”的時候表示,期待這是一個“真心實意的,不含任何陽奉陰違的決定”。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騰訊音樂的營業(yè)總支出達到198.5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的支出都是音樂的版權費用。丁磊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看到騰訊音樂放棄音樂獨家版權的公告,非常感謝國家市場監(jiān)管部門做出的反壟斷處罰決定,這給整個行業(yè)釋放出一個非常明確,積極和振奮人心的信號,廣大用戶和相關的從業(yè)公司充滿了期待。 (林曦 曹軒)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