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北京正式宣布開放全國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市民可以在試點區域選擇自動駕駛汽車付費乘坐,標志著國內自動駕駛領域從測試示范邁入商業化試點探索新階段。
作為北京自動駕駛示范強力支撐的千方科技,過去數年來以車路協同創新示范為自動駕駛打造“智慧的路”的一系列探索實踐,開始受到行業內外越來越多的關注。
從示范區到真正實現商業化,測試難、評價難與上路難等問題成了鉗制智能網聯行業發展的枷鎖。2016年,在北京市各級政府相關單位積極協作和指導下,由千方科技牽頭成立的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下稱“創新中心”),聯合行業知名企業、科研院所等機構,編制完成自動駕駛能力評估、道路選取、試驗場建設、數據傳輸等一系列自動駕駛測試評價標準,為北京市在全國率先探索自動駕駛測試的管理政策和服務體系、提供多個測試場地與測試服務提供了關鍵支撐。
截至2021年10月底,在創新中心協作下,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累計里程超過332萬公里,無不良影響。
產業發展,標準先行。千方科技與創新中心已牽頭并參與制定發布了自動駕駛相關團體標準8項。其中3項被北京市認定為自動駕駛相關評價標準,1項入選“工信部百項團標”,3項被認定為“中關村標準”,在全國范圍推廣落地。
2019年,千方科技牽頭建設了全國首個T5級自動駕駛封閉測試場地——亦莊測試場,在自動駕駛封閉測試場內,道路兩側和測試車內均安裝了千方科技自主研發的基于5G的車用無線通信系統(5G-V2X),自動駕駛車輛的“跑道”進一步拓寬。
2021年7月,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正式開放自動駕駛高速場景,允許首批獲取高速公路測試通知書的企業開展試點測試,而測試范圍的京臺高速五環到六環范圍的雙向10公里路段,正是由千方科技深度參與建設和部署的,“聰明車”駛上了“智慧路”。
千方科技很早就認識到,路側智能的發展是必然趨勢,而這一研判的前瞻性也隨著“單車智能+網聯賦能”的政策導向進一步得到驗證。
2016年至今,千方科技依托自身在智慧交通領域多年沉淀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深厚優勢,開啟智能網聯這一新領域的延伸布局,也成為國內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技術路線發起者之一。
2018年11月,千方科技通過世界首例跨通信模組(芯片)、跨終端提供商、跨整車廠商的V2X“三跨”互聯互通,標志著其V2X從行業孵化階段逐步進入應用部署階段。
2020年9月,千方科技發布集感知、計算、控制、交互、通訊、管理和服務為一體的“邊緣智能體”,能實現路口、路段級全息感知與數字孿生、信號控制與優化、非現執法、車路協同等功能。
今年8月份,千方科技宣布向聯陸智能交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增資,標志著其車路協同戰略及生態從“道路網聯化”到“車端網聯化”進一步延伸,從“路”到“路+車”,千方科技在智能網聯關鍵領域全面布局。
事實上,千方科技的車路協同融合感知產品及解決方案,已經在高速、城市路口等一系列交通應用場景中進行了創新性應用。包括北京CBD西北區交通優化示范項目,延崇高速、琿烏高速、1號高速等。(李喬宇)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