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夜談
近段時間,多家互聯網企業人員優化的話題多次沖上社交平臺熱搜。談及這一輪人員優化,背后實質是互聯網行業進入新一輪的自我調整期。
互聯網做的是流量生意。經歷過去20多年的流量紅利,近年來,網絡流量見頂已是不爭事實,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到11.74億。移動互聯網覆蓋整體趨于飽和,用戶規模保持小幅增長。
今年初以來,不時傳出互聯網大廠業務調整的消息。今年1月消息稱,字節跳動整體或將優化投資業務。期間,字節跳動相關負責人就回應,公司年初對業務進行盤點和分析,決定加強業務聚焦,減小協同性低的投資,將戰略投資部員工分散到各個業務條線中,加強戰略研究職能與業務的配合。3月傳出京東旗下社區團購京喜拼拼業務有部分被優化,對此接近京喜業務有關人士稱,調整主要是由于京喜將進行戰略聚焦和區域聚焦,未來在下沉市場將更加聚焦在以供應鏈為核心的能力打造上。差不多時間,騰訊旗下社交電商產品小鵝拼拼停止運營,騰訊表示,是基于戰略聚焦考量。
在流量驅動發展階段,互聯網行業燒錢擴張,多線業務同步發展是慣常的手段與打法。從增量變為存量市場的競爭之下,令互聯網企業重新梳理自己的業務范圍,關停與裁撤與核心主業無關的業務線,在自身熟悉的賽道深耕。例如社區團購,不僅是大廠,垂直“頭部們”在燒錢后,該業務都在收縮。
另一方面,從2020年底開始,國家加大對互聯網行業的監管與整治。從平臺反壟斷,到“互聯互通”,再到《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出臺與實施……種種跡象,監管層對互聯網行業的規范化管理將趨于常態化。
因而,從粗放式擴張到精細化運營,脫虛向實,逐漸成為互聯網大廠的共識。從2021年,京東將自身定義為“新型實體企業”,并不斷迭代優化供應鏈基礎設施。京東物流財報披露,去年京東物流全年營收為1046.93億元,公司表示這得益于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增加27.8%;騰訊近年聚焦轉型產業互聯網。財報披露,去年四季度,旗下TO B業務營收首次超過網絡游戲;拼多多側重農業投入,去年宣布設立“百億農研”專項;美團財報披露,2021年全年研發投入同比增加約53.1%至167億元;去年年中,阿里就明確要成為一家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驅動的公司,并宣布組織升級。阿里2022財年三季度業績披露,云計算業務同比增長20%,在國內商業板塊,當季淘特支付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00%。
今年3月的財報會議上,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表示,互聯網行業正在遭遇結構性的挑戰和改變。過去,行業是競爭驅動型,投入較大;現在,相比短期收益大家更關注長線業務發展,更健康地投入,尤其是對營銷成本、運營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優化。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指出,互聯網行業已經開始主動剎車,過去以增長為核心的時代已經過去,當下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更側重“去肥增瘦”,注重長期價值的發展。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文靜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