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趙紅旗
在數字成為基本生產要素的當下,數字基礎設施如何建設?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如何實現?數字經濟安全如何保障?3月1日起施行的《河南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意味著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已有法可依。
“《條例》的出臺填補了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沒有法律保障的空白。”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王新民介紹說,《條例》共10章76條,對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數字產業化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治理和服務、數字經濟促進措施、數字經濟安全保障、法律責任等都作出了明確界定。
高度重視新興領域立法
“從2021年8月份啟動起草工作,到11月份提請省人大常委會一審,再到12月份通過省人大常委會二審,僅用了5個月時間。”王新民表示,省人大常委會始終高度重視新興領域立法,2021年年初就將制定《條例》列為立法調研項目,并敏銳抓住數字經濟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戰略性作用,將《條例》從立法調研項目調整為審議項目,由法工委牽頭起草,加速推進。
在《條例》起草過程中,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有序推動條例起草的各項工作。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牽頭成立了立法工作專班,鑒于數字經濟屬于新興領域,具有高創新性和廣覆蓋性,還將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全國人大代表、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吳健以及省內外數字經濟領域的學術界、實務界專家吸納到起草工作組,形成強有力的起草班子,促進立法工作穩步、高效推進。
“《條例》形成初稿后,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同時,由于數字經濟與市場主體密切相關,遂印發省內外三十多家數字經濟企業等市場主體征求意見。”王新民說,由于數字經濟在國家層面還沒有專門的法律,屬于地方探索性立法,為取得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初稿形成后主動征求國家發改委意見。國家發改委對《條例》初稿予以高度評價,認為《條例》能夠結合河南實際,內容全面系統權責明晰。
“目前,數字經濟在國家層面還沒有專門的法律,地方也僅有浙江、廣東出臺了地方性法規,制定《條例》是具有創新意義的探索性立法。”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公樂說,在立法中,著重將河南省在數字經濟領域一些好的經驗好的做法通過立法進行了固化,同時制定了一些能夠引領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比如,為了促進數據資源的產業化發展,明確了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規則以及數字資源開發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容等。
通過立法提升競爭優勢
近年來,河南省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尤其是2016年10月河南省獲批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以來,按照國家定位和要求,全面開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探索,數字經濟呈現加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當前,河南省委作出了全面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的重大部署,將建設數字河南作為贏得未來的戰略工程。
李公樂表示,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雖然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總體來看,核心產業總量不大、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不夠深入,缺乏根植性強的龍頭企業和標志性重大項目,發展水平處于全國第二梯隊,與廣東、浙江等數字經濟強省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為加快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必須充分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通過立法提升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競爭優勢。
2020年,河南省產業數字化占GDP比重約為22.9%,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存在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慢、質量不高,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存在“不愿轉型、不敢轉型、不會轉型”等問題。為此,《條例》明確了農業、工業、服務業數字化轉型的要求,同時加強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支撐。此外,注重提升各類開發區的數字化管理服務功能,加強數字技術融合應用,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迎偉認為,“十四五”期間,河南省將以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為牽引,著力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搶先開展數據價值化試點,全面提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治理能力,推動數字技術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數字河南,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全省發展改革系統將以《條例》施行為契機,加快建設數字河南,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全方位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隨著人們對數字經濟的認識不斷深化,數字經濟邊界和內涵也在不斷拓展和豐富。目前國家層面普遍認為數字經濟包含‘四化’,即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數據價值化。”王新民介紹說。
《條例》明確將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突出數字基礎設施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作用,重點對通信網絡、算力、新技術、融合、信息安全等方面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予以規定,明確要求將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布局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市政、交通、電力、公共安全等規劃應當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統籌銜接,共建共享。
在數據資源上,《條例》明確了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原則、限制性規定。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新的關鍵生產要素。加快推進數據價值化,發展數據要素市場,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為此,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一章作出規定:一是明確了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原則、限制性規定和知識產權保護要求;二是將數據資源劃分為公共數據資源和非公共數據資源,并分別明確了兩類數據資源的利用規則;三是推動數據資源交易流通,支持有條件的地區依法設立數據交易中心,堅持包容審慎的原則建立完善數據資源交易監管體制。
在產業化發展上,《條例》支持建設數字經濟園區,打造優勢產業集群。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結合本地實際,規劃本行政區域的數字產業化發展,做強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要求推動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整合創新要素資源,圍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施科技攻關,推動核心技術突破創新;要求引導和支持建設數字經濟園區,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
“數字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系統性的促進和支持。”王新民介紹說,《條例》要求各級政府通過統籌財政資金、政府集中采購等途徑,支持重大項目建設、關鍵技術研發等;同時要求加強數字經濟領域人才培養,完善數字經濟新業態的勞動保障體系,維護數字經濟新業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同時,《條例》在法律責任一章明確,平臺經營者未對數字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提供商業保險保障的,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兩者不是平行的進程,而是彼此疊加、相互促進。”在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田海濤看來,《條例》的出臺,為今后一個時期的各項工作提供了強大法治保障。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