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輪國產網絡游戲版號日前發放,給游戲行業帶來政策利好,機構研報指出,版號監管有望進入常態化階段,為游戲行業帶來確定性增量。不過,有調研數據顯示,今年3月、4月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均同比出現下降。業內指出,版號重新發放長期來看是引導作用,如何找到新的盈利增長點與發展方向,是當下游戲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靜
臨近暑期,加上日前國產網絡游戲版號再次發放,在二級市場,游戲板塊“火熱”。據同花順顯示,截至6月18日收盤,近一周以來,網絡游戲板塊漲幅達到1.25%,云游戲板塊漲幅達1.98%。
近日,據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的2022年6月國產網絡游戲審批信息顯示,此輪獲得版號的共60款游戲。其中包括一款網頁游戲和一款客戶端游戲,其余都是移動游戲。
上一輪發放游戲版號是今年4月份,當時共有45款游戲獲批。加上本輪的60款,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共有105款國產網絡游戲獲得版號。記者留意到,2021年1~7月,平均每月有97款游戲獲批版號。
中信證券指出,第二批版號發放有望進一步驗證版號進入常態化發放階段,游戲行業監管環境進一步企穩。因此,未來游戲行業關鍵點在于產品和內容質量等核心競爭力、以及是否能夠突出文化自信等因素。
機構:此次版號下放以輕量級游戲為主
本輪國產網絡游戲版號獲批信息中,涉及的游戲廠商多聚焦在中小創新游戲企業,而網易、騰訊等大廠的“身影”并未出現。對此,騰訊、網易均表示,暫無回應。
光大證券分析師指出,此次版號下發以小公司、輕量級游戲為主。小公司產品線較少,在版號暫停發放時期受更大影響,此次版號下發優先扶持。
今年4月披露的國產游戲審批信息中,亦未見這兩家大廠的產品獲得版號。“申請是有在申請的”,有游戲大廠人士透露。據了解,在騰訊2022年一季度業績電話會上,騰訊高管表示,版號政策對于新創公司的現金流影響更大,對于手握多款游戲的大公司而言相對影響較小,所以先給新創游戲公司發放版號也在情理之中,未來包括騰訊在內的公司會陸續拿到版號。
據披露,今年第一季度騰訊游戲收入436億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持平。本土市場收入330億元,同比下降1%;國際市場游戲收入為10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
網易財報顯示,2022第一季度公司在線游戲服務收入為173億元,同比增長15.3%。據披露,目前,網易游戲海外市場營收占比達10%以上。
游戲廠商出海拓展增長空間已成行業共識
在版號監管趨嚴、防沉迷新規以及市場空間有限的背景下,游戲廠商出海拓展增長空間已成行業共識。根據data.ai與IDC聯合發布的“2022最新游戲市場報告”預測,2022年全球移動游戲市場將突破1360億美元,比游戲市場整體增長快1.7倍。其中,中國游戲在海外的市場占有率穩定增長。
開源證券指出,國內游戲廠商在移動端優勢明顯,隨著一些精品游戲在海外陸續上線,或進一步拓展國產移動游戲海外市場,為相關公司貢獻可觀業績增量。
數據說話
據data.ai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中國出海移動游戲的用戶支出占海外移動游戲市場的份額呈逐年上升趨勢,分別為17%、20%和21%。
據伽馬數據聯合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3月國內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同比下降9.05%,4月同比下降3.40%;游戲市場用戶規模減小,中國游戲用戶規模3月同比下降0.04%,4月同比下降0.01%。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