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日前在重慶落下帷幕。作為展示、觀察數字經濟前沿技術、發展成果、行業趨勢的盛會和窗口,已連續舉辦5年的智博會不僅憑借一系列“會展賽論”吸引全球目光,一系列新技術、新產業、新應用還傳遞出數字技術正與經濟發展、百姓生活加速融合的訊息,更折射出數字經濟激活經濟動能、牽引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資料圖片)
“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的“一體兩面”。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5G、工業互聯網、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發展,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和供給能力不斷提升。本屆智博會上,又有大量數字技術前沿成果“驚艷亮相”。
山多、橋多、立交多、隧道多、坡路多、彎道多……獨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慶復雜的路網系統,立體的山城也曾是導航的“夢魘”。但如今,隨著高精地圖、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重慶成了汽車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示范區。
據統計,本屆智博會上共有新型專用儲能電池、金屬增材制造、“城市大腦”大數據可視化平臺等100多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首次發布,線下還展示了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社區等30余個領域、1560余個應用場景。這些不斷推陳出新、升級迭代的數字技術、產品、模式,正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智能因子”。
在產業數字化方面,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也不斷加快。
位于重慶九龍坡區的重慶宏鋼數控機床有限公司,過去受困于設備管理和產品質量難題,成本居高不下。通過布局工業互聯網,生產設備實時數據均聚攏在“云端”,企業擁有了設備診斷、運行狀態可視化等智慧化能力,設備管理效率提升了30%,產能及良品率也明顯提升。
多年前,盟訊公司只是一家傳呼機代工工廠,在行業內處于“小透明”的地位。近年來,這家企業以數字技術驅動產業轉型,逐步成為業內智能制造的標桿企業,接連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和重慶市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名單。
據介紹,近年來重慶累計實施4700余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建設734個數字化車間、127個智能工廠,示范項目生產效率提升了58.9%。一大批像宏鋼、盟訊這樣的企業實現“華麗轉身”,牽引著重慶的汽車、電子兩大支柱產業的鏈條拓展和層級躍升。
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浪潮中,一批新興企業加速崛起,演繹出“新需求牽引新供給、新供給創造新需求”的發展故事。
忽米網是一家專注于物聯網、數字孿生、大數據等技術的工業互聯網企業,其打造的忽米紫微垣工業數智引擎,已連接近百萬臺工業設備,滿足了汽摩、電子、裝備等行業的近4萬家企業的上云上平臺需求。在助力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忽米網自身也不斷推出新供給、激活新需求,實現了快速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2%,占GDP比重達到39.8%。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牽引力。
作為智博會的永久舉辦地,2018年以來重慶借助這一平臺,累計集中簽約大數據智能化項目323個,目前已有158個項目落地實施;累計集聚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1704家,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達16%,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