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7日訊(記者 李方) 與以往相比,今年“雙11”電商平臺淡化GMV,更注重質量增長。在15日舉辦的聯想擎智媒體沙龍上,與會人士認為,當前直播電商持續火熱、國潮繼續風起云涌、理性消費觀念興起,智慧零售行業面臨許多新的發展趨勢與機遇。
(相關資料圖)
新消費驅動新模式
今年“雙11”,從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到商家的經營理念都產生了新變化,諸多以新技術為代表的新元素在產業中開始出現。星圖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認為,智慧零售要求零售企業加快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具體而言,線上平臺可以充分利用線下渠道的網點優勢,將門店打造為‘購物體驗點+物流中心’,彌補自身體驗不足的短板,并且可以實現就近配送,提高物流速度與質量,讓消費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即可獲得商品;線下門店可以借助線上的大數據積累,更加全方位地掌握消費者畫像,洞悉消費喜好和消費能力,從而更加精準高效地開展營銷,更好地迎合輻射周邊顧客的需求,促進降本增效。”付一夫說。
目前,聯想加速布局“端—邊—云—網—智”新IT架構,為傳統零售行業的智能化轉型賦能。聯想SSG零售縱隊負責人汪韡介紹,以線下門店建設為例,聯想采用智慧客流解決方案,基于AI圖像識別,通過頭肩模型技術分析運動軌跡,對門店客流進行分析,為門店優化展示布局提供數據支持。
在新模式和新技術的加持下,今年“雙11”,聯想從開門紅到銷售破億僅用了2分鐘,最終以86億銷售額再創新高,收獲了59冠王的戰績。
供應鏈數字化升級
近幾十年來零售業的發展,尤其是近些年電商、新零售、社交電商等零售模式的不斷演進,極大地豐富了消費者的物質文化生活。在智慧零售方興未艾的當下,零售供應鏈應當怎么去滿足消費端的變化?
聯智達首席轉型官與數字化解決方案中心負責人季維東認為,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深入地對供應鏈的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這既是順應后疫情時代數字化轉型趨勢的需要,也是幫助零售企業降本提質增效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產業互聯網的直接體現。
“全球供應鏈的經營和管理已經變得越來越復雜,這種復雜的決策程度,正挑戰人類的智慧極限。”季維東介紹說,以聯想全球供應鏈為例,聯想有超過1000多家的供應商和200萬顆不同料號,通過35家全球工廠和近50家物流中心,每年為客戶提供超1.5億的智能設備,交付到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
針對庫存管理分配、多倉庫庫存尋源、運輸履約資源匹配等方面的痛點,聯想采用“一盤貨統倉共配模式”、“自營倉配體系”以及自主研發的智能物流訂單履約引擎,為渠道業務管理提供大數據支持。
據悉,聯想智能物流訂單履約引擎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整體庫存降低約20%,履約平均時效提升30小時,物流操作成本降低10%的提升。
在實現自身數字化轉型的同時,聯想也積極將數字化能力與經驗對外賦能。2020年,聯想成立聯晟智達(海南)供應鏈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作為聯想全球供應鏈對外賦能戰略平臺,為零售行業提供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服務。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