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新型顯示產業知名城市
在綿陽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長虹智能制造產業園車間內,自動導引車穿梭往返,將配件精準送達操作工位,一批長虹8K系列智能電視正加緊生產;走進位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四川虹科創新科技公司生產車間,全自動化的高端電子玻璃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一片片“王者熊貓”高鋁蓋板玻璃原片通過機械手源源不斷地下線;在位于臨港經濟發展區的龍華光電薄膜廠區的2.5米寬偏光片基膜生產線車間內,身著防塵服的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資料圖】
不同的園區企業,同樣的火熱拼勁。這是綿陽新型顯示產業蓬勃發展的真實寫照。新型顯示產業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體現。隨著我國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新型顯示產品的應用范圍也在持續擴張。有統計顯示,在人類獲取的信息中83%來自視覺,屏幕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數字時代,新型顯示產業日益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先導性產業。
近年來,綿陽聚焦新型顯示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通過加強自主創新、加大招引力度,助推新型顯示產業加速集聚。如今,新型顯示已經成為綿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一張閃亮名片。
目前,綿陽匯聚了長虹、九洲、京東方、惠科、康寧、杉金光電等一批行業知名企業,構建了從上游原材料到中游面板制造以及下游應用為一體的、較完整的新型顯示產業鏈。在上游配套方面,涵蓋玻璃基板、蓋板玻璃、偏光片、電子化學品、光學膜等產品。在中游面板制造方面,綿陽擁有京東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該生產線是國內最先進的在產AMOLED(柔性)面板生產線之一,其設備精度、柔性顯示技術全球領先,主要生產適用于柔性手機、超窄邊框手機、折疊手機、折疊筆記本電腦的AMOLED(柔性)面板。此外,綿陽還擁有惠科第8.6代TFT-LCD生產線,主要生產IPS高端電腦顯示面板和超高清電視顯示面板,產品適用于手機、智能穿戴、車載、曲面無邊框液晶電視等。在下游顯示終端方面,產品覆蓋智能電視、激光投影儀等主要產品。其中,長虹自主研發的高光效雙遠心三色激光光機具有行業最高光效,整機產品無論是畫質、音質,還是用戶體驗感等方面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長虹8K電視國內市場份額接近90%,成為國產8K相關技術產品及產業化的行業標桿。
在重大項目方面,綿陽已相繼落地京東方先進OLED模組、杉金光電年產量達5000萬平方米的偏光片基地以及綿陽惠科顯示模組生產線等近百個重點投資項目。
數據顯示,2021年,綿陽新型顯示全產業鏈規模達570.7億元,同比增長66.5%,已形成以LCD和OLED為主導,激光顯示、Mini LED等多種顯示路線并存的“雙核多元化”產業格局。預計到2025年,綿陽新型顯示產業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成為全國新型顯示產業知名城市。
產業發展集優成勢
走進綿陽市涪城區臨港經濟發展區,在總投資50億元的綿陽惠科顯示模組項目建設現場,主體廠房已拔地而起。廠房外,施工人員忙著裝修收尾;廠房內,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樣熱鬧的場景,也出現在十幾公里外的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高發智能制造產業園二期項目現場,三十多臺塔吊在半空中來回運送建筑物料,伴隨焊花飛濺,切割機聲、鋼管撞擊聲、打鉆聲響成一片。
近年來,綿陽將園區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依托,開展“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綿陽市明確要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臨港經濟發展區將新型顯示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并引導兩區合理分工、協同布局,促進產業鏈各環節聚集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OLED、Micro LED、Mini LED面板上下游配套產業等為發展重點,圍繞長虹、京東方龍頭企業,加快新型顯示產業園、高發智能制造產業園配套建設。而臨港經濟發展區則以TFT-LCD、Micro LED、Mini LED面板及上下游配套產業為發展重點,圍繞惠科、康寧、示潤顯示、龍華光電薄膜等企業,著力構建驅動IC、偏光片、背光模組、玻璃基板等上游材料和下游整機終端產業鏈,打造新型顯示產業集群。此外,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新型顯示相關配套,目前已引入虹科創新、艾薩斯、諸天科技、旭虹光電等重點企業。
為了更好地響應企業需求,實現園區發展提質,綿陽正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推行“一窗通辦”“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實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服務綠卡”制度,對企業實施免費優質“代辦服務”。推進“綿企通”企業服務平臺建設運營,建立完善常態化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及生產經營困難問題化解機制,幫助解決企業在各發展階段中所面臨的財稅、人力資源、行政、法律、投融資等痛點和難點問題。推行重點項目領導聯系“直通車”制度、“項目專員”代辦審批手續制度和審批服務“跑一趟”機制、“重點項目前期工作聯動推進”機制。從項目引進、建設到竣工全線開辟“綠色通道”,促進在談項目早落地、落地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達產。
技術創新助力產業升級
科技創新,被視為綿陽發展的命脈。綿陽積極引導企業提升創新能力,開展前沿技術研發,加快新技術應用、新產品量產,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2021年,綿陽新型顯示產業研發投入為23.9億元,占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的4.2%,形成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如折疊屏彎折半徑國內首次突破1.0mm;折疊屏動態可彎折次數首次突破40萬;行業首創超短焦自動聚焦技術等。
記者了解到,綿陽新型顯示創新型產業集群已成功入選科技部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名單。目前,綿陽新型顯示行業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4家,省級創新平臺15家。擁有全球領先的AMOLED(柔性)面板生產線。高鋁蓋板玻璃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二、全國第一。2022年,8K電視市場份額全國第一。下一步,綿陽將主要從五個方面發力,做大做強新型顯示產業。
一是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支持長虹、京東方、惠科、東材等新型顯示企業加快規模化發展,聚焦原材料配套、模組制造、顯示面板、智能終端制造等產業鏈關鍵環節,著力培育一批“大而強”的龍頭企業和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企業,構建新型顯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好格局。
二是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加強OLED、LCD、激光顯示、Mini LED、Micro LED技術的研發創新。依托京東方、惠科、長虹等龍頭企業,聯合科研院所、高校和中小企業等,組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新型顯示聯合創新體,加強柔性顯示、激光顯示、Mini LED、Micro LED等新型顯示關鍵技術的前瞻性研究,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力爭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達到25家以上。
三是提升產業承載能力。引導高新區、涪城區等城區合理分工、協同布局,促進產業鏈各環節聚集發展。加快綿陽高新區新型顯示產業園建設,積極承接以京東方、長虹為代表的新型顯示產業配套企業,規劃入駐企業超200戶,產值超300億元。提升涪城區惠科顯示產業園、智能電子產業園承載能力,大力發展新型顯示產業鏈上游設備、材料、零部件及顯示終端等。
四是加強產業應用牽引。大力推動新型顯示技術產品在家電、汽車、新型消費電子產品等領域實現創新應用。鼓勵和推動現有面板生產線拓展TFT-LCD、AMOLED應用場景,融合AI、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聚焦新品研發,重點面向折疊屏、全面屏、8K屏等未來主力產品。著力推動新型顯示產品在智慧家庭、教育、醫療、汽車等領域的應用服務,重點向“產品+軟件+內容+交互體驗”方向拓展,推動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進。
五是持續完善產業生態。深入開展延鏈補鏈強鏈招商,著力引進配套項目,促進重點企業、重點產業串點成鏈、聚鏈成群。加快配套與新型顯示行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能夠提供人才服務、技術創新服務、檢驗檢測服務和投融資服務等相關服務的專業機構,加快建設標準廠房、物流設施等專業配套設施。深入實施《綿陽市2022年優化園區營商環境16條》,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未來,綿陽將按照“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生態圈”的發展思路,深度融入成渝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生態圈,重點圍繞“強鏈、補鏈、延鏈”,聚焦發展OLED、高世代LCD和激光顯示,積極布局Mini LED和Micro LED、印刷顯示等新興領域,構建“原料+產品+應用+服務”全產業鏈生態,全力打造千億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
潮涌涪江氣象新,奮楫楊帆正當時。近年來,四川省綿陽市聚焦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培優配強,奮力打造全國新型顯示產業知名城市,讓歷史名城煥發創新活力。目前,綿陽市已初步完成新型顯示全產業鏈布局,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增強,產品供給日益豐富,應用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已經成為國內新型顯示產業發展速度最快、成效最顯著的城市之一。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