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絡強國·百人談】ChatGPT爆火背后冷思考:人工智能落地尚需“四步走”
從“深藍”到AlphaGo,再到今天的ChatGPT,人工智能行業起起伏伏幾十年。ChatGPT在互聯網乃至全球市場引起熱議,同時伴隨谷歌、Meta、以及百度等國內外互聯網巨頭頻發布局、加碼重磅信號,讓大眾對“AI”更添好奇與期待。
(資料圖)
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究竟能夠產生哪些創新應用和產業革新?我國在人工智能賽道“狂飆”又需如何發力?近日,光明網記者專訪了民進中央青工委委員、河南省政協委員、麒麟合盛集團創始人(APUS)李濤。
探索國內人工智能落地“四步走”
如果時間倒回到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在當年舉辦的達茅斯學院夏季學術研討會上被首次提出。1957年,經濟學家西蒙又預測,在國際象棋比賽中計算機將在10年內擊敗人類。這個預言直到1997年的人機大戰中,“深藍”擊敗國象巨人卡斯帕羅夫才得以實現。這也成為人工智能發展史上的重要標志。
當前,人工智能日益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技術。特別是隨著ChatGPT現象級應用的爆火,展現了通用人工智能為眾多行業賦能的巨大潛力。作為全球化移動互聯網從業者,李濤認為,以ChatGPT為代表的第四次人工智能發展浪潮,將以“內部提效工具、現有產品進化、AI+場景重塑、構建新產業引擎”四大步驟催動顛覆性的社會變革。
“雖然展示了巨大潛力,但公眾目前還對其處于‘好奇’階段。加之,這些應用的包裝還不成熟,對于沒有相關背景知識的普通人還有不低的門檻。因此,尚未在老百姓中普及。”李濤說。
在AI助力效率提升、成為“生產力工具”方面,真正認識到其價值的是在產業界,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完成撰寫郵件、創作文案、翻譯、編程、測試等多項任務,越來越多公司將其作為日常工作中的效率工具加以應用。
在產品賦能平臺推動現有產品進化方面,很多企業看到了人工智能對現有產品能力提升的巨大價值。特別是在互聯網領域,人工智能技術“加持”,大大提升服務便利性、提供更豐富精彩的內容。比如:可以成為用戶的“貼心助理”,幫用戶處理生活瑣事;可以降低媒體制作成本,幫助小說作家、新聞編輯、漫畫家、攝影師、作曲家、自媒體作者、影視行業用更低成本、更快速度生產內容。這一過程,是人工智能發展浪潮的第二階段——普及期。
在人工智能場景重塑方面,企業不僅對現有產品和場景加以改造和賦能,而且還會創新出更多新場景。比如:人工智能可以為學生量身定制考試題目,可以設想在AI視頻技術的輔助下,將來可以有一位“AI虛擬老師”現身輔導答題;人工智能可以設計廣告視頻劇本,將來可以將廣告劇本“拍攝”成片;人工智能可以撰寫小說,并根據與用戶的互動來編寫后續劇情,可以設想將來會出現開放式游戲,劇情推動可以與用戶互動完成……
在構建新產業引擎方面,業內已經公認人工智能技術是互聯網技術出現以來,最具影響力和沖擊力的一次技術浪潮,足以與二十年前互聯網技術的出現相媲美。如果把過去四十年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比喻為“手工時代”,近期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將把信息技術產業推向“自動化時代”。這也將是信息技術產業的一場“工業革命”。
數據分散、算法不足、算力薄弱等問題不容忽視
據統計,我國現存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超109萬家,在資金、人才、底層技術等關鍵環節上,人工智能產業正在補齊短板,部分科創企業已具備跨模態、跨語言的深度語義理解與生成的能力,擁有產業級知識增強大模型,在聊天機器人、智能搜索、智能地圖、智能云、自動駕駛、內容創作、智能零售、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都在逐漸深耕與布局。
“然而,我們還仍處于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縮小差距的關鍵期。數據分散、算法不足、算力薄弱等問題不容忽視?!崩顫f。
在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方面,人工智能需要大量數據進行訓練和學習,但這些數據往往包含了用戶的個人信息、隱私或受版權保護的內容。如果這些數據被未經授權的人或組織訪問,可能導致隱私泄露和安全問題。
在產出假新聞和信息泄露方面,人工智能可以生成逼真的假新聞和虛假信息,這可能會對政治、商業和社會造成深遠影響;此外,人工智能也可能被用于竊取機密信息和敏感數據。
在自動化攻擊和黑客行為方面,攻擊者可以通過機器學習來快速掃描和攻擊網絡安全漏洞,從而增加網絡安全風險。
此外,不容忽視的是,人工智能的“正確性”。也就是說,ChatGPT偶爾會生成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除非用戶本身就懂,否則很難發現其錯誤。人工智能將來可能也會生產出大量似是而非的內容,而且,發現其錯誤的成本很高。
李濤建議,要做好數據保護和隱私保護,確保版權數據不被公開訪問,互聯網企業也有責任保護用戶個人信息,不會被未經授權的人或組織訪問和利用;要做好自動化安全監控防御,企業和組織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更快地識別和應對安全威脅;要持續改進人工智能算法,確保輸出結果的正確性;做到多方參與,推動企業、政府和社會共同參與和治理人工智能的發展。
打造為全球用戶服務的AI引擎
ChatGPT的爆火,把“算力、算法、數據、訓練”這些關鍵詞帶到了大眾眼前?!八懔κ腔A、算法是中樞、數據是原料?!崩顫榻B,在世界人工智能研發格局中,聊天機器人、智能搜索、智能地圖、智能云、自動駕駛、內容創作、智能零售、供應鏈管理等場景應用“卡位戰”早已暗流涌動,行業重新洗牌已成定論,而更關鍵、影響更為深遠的是,科技制高點是大國博弈的關鍵。
在我國,人工智能作為數字經濟、大數據產業等創新發展前沿,早已被提到“國家戰略”層面。從2016年3月“人工智能”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至今,我國對人工智能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
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增加值)達5080億元,同比增長18%,人工智能不斷賦能經濟社會各領域,成為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驅動力。
“我們要繼續夯實研發技術、創新場景應用,堅守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擔當,發揮我國科創企業在應用落地、應用創新上的獨特優勢,從產學研協同創新著眼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在這場世界級的科技角力中,打造出引領世界的‘數字產品’和服務全球的‘數字生態’?!崩顫J為,當下,既是一場全球范圍的人工智能大比拼,也是全球合作共同探索未知領域的合作賽,“世界需要一個能夠為全球用戶服務的人工智能引擎,這是中國機會,也是所有中國企業的發展朝向”。
李濤建議,亟需發揮中國政策、資金等優勢,持續加強頂層規劃設計;重視人工智能基礎技術和創新研究,加快核心人才培養;大力扶持建設ChatGPT替代產品所需的算力、算法、數據等新型基礎設施,以推動我國科技發展長期性、系統性、創新性的發展。“尊重規律,持續積累,放眼全球,是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完成關鍵躍升的必經之路。”李濤說。(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責任編輯:Rex_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