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行業普遍認為,智能手機的更換周期一般在18個月左右,然而近幾年這個數字卻一直水漲船高。此前有機構調研過,目前用戶的換機周期最長可達43個月。至于原因,拋開個人因素,主要是市場上能帶動消費者購買欲望的機型不多。如果產品本身足夠優秀,依然會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如早前發布的華為Mate X3及華為P60系列的市場數據,就佐證了這一點。作為折疊屏及影像旗艦賽道上的佼佼者,華為Mate X3及華為P60系列自發布以來就備受關注,正式開售之后更是空前火爆,其中華為Mate X3還拿下了折疊屏手機中國區銷量排名第一的驕人成績。這意味著,手機市場激發出了久違的活力,也重新提振了行業信心。
折疊屏手機的優勢大家都有所了解,比如分屏、一機多用等。當然,它的劣勢也非常顯著,如厚重、折痕、折疊壽命等。而華為Mate X3作為技術密度最高的產品之一,它之所以能夠實現口碑、銷量雙豐收,恰是因為它通過業界獨領的創新科技巧妙解決了上述折疊屏手機難題。
厚重是折疊屏手機第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華為Mate X3給出了課代表級別的答案。它通過極簡化的設計,在概念設計階段首次引入拓撲優化,并配合材料與結構上的創新,不放過任何0.1克減重的技術點,實現了首次大折疊真正意味上輕過直板機。它的素皮版與玻璃版重量分別只有239g和241g。要知道,作為直板旗艦的iPhone 14 Pro Max重量達到了240g。伴隨重量一同遞減的,還有華為Mate X3的厚度。其展開狀態薄至5.3mm,折疊狀態下不過11.08mm,不僅精致感大幅提升,也進一步基于人因設計最優開合力曲線,大幅提升了用戶的開合手感體驗。不夸張的說,華為Mate X3能成為重燃手機市場活力的機型,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它足夠輕薄,不僅重塑了用戶對折疊屏手機厚重的刻板印象,也再次引領了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除了厚重,可靠性以及屏幕折痕這類核心問題的解決,也至關重要。對于目前市面上其他的折疊屏往往在大眾的消費認知中都會存在顧此失彼的情況,比如,做到了足夠輕薄,但是在懸停、可靠性等方面卻未能如意,總是會存在著取舍。不過華為Mate X3就通過技術上的“奇招”解決了可靠性與便攜化之間的矛盾。它的內屏結構采用業內首發的抗沖擊非牛頓流體材料,這種材料的獨到之處,在于它受到外力沖擊時,內部顆粒會發生相對運動,而相對運動又會受到剪切增稠的限制,從而將受到的沖擊力擴向四周,并且吸收掉沖擊能量,由此帶來強大的抗沖擊能力。據了解,這種材料之所以尚未普及是受限于不透光、粘性差和易變性等缺憾,而對于華為來說,似乎總有一條鐵則就是“沒路就開路”,華為的研發工程師們基于動態化學鍵,通過材料學上的創新,首次解決了行業難題,同時使得這種材料兼具了輕薄,而可靠性方面華為Mate X3的內屏抗沖擊性更是提升至4倍。
鉸鏈方面,華為Mate X3搭配新一代雙旋水滴鉸鏈,由航空級機翼鋁打造,擁有輕盈堅韌的特性。基于此,它不僅能妥善規避掉折痕和縫隙等問題,搭配雙軌轉軸直驅單元、高精度凸輪設計以及精細傳動調校,還能實現更短傳動路徑和更精準運動軌跡,實現多角度穩定懸停。同時,還能做到閉合時干脆,展開時平鋪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解決掉折疊屏關鍵痛點之余,華為Mate X3還有很多彰顯科技實力的其他細節。如外屏方面,華為Mate X3使用的是昆侖玻璃,強度相較于普通玻璃提高至十倍。昆侖玻璃外屏加上超抗沖柔性內屏,不管閉合還是展開都能讓用戶用的安心。此外,華為Mate X3還加持有IPX8級抗水、靈犀通信、雙向北斗衛星消息等眾多黑科技,全方位實力都可圈可點。
眾所周知,相較于普通機型,折疊屏手機天然自帶吸引力。表面上這股吸引力是與它不同尋常的形態相關,實則起決定作用的,是它背后所代表的技術密度和產業價值。華為Mate X3出現之前,市面上不乏其他品牌的折疊屏手機,但消費者對這些產品背后所代表的科技實力卻都要猶豫幾分。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達283萬部,華為市場份額達51%,擁有當仁不讓的領先地位。
總而言之,沉浸兩年,華為歸來仍舊是王者。在公眾看不到的地方,華為從未停止過探索的腳步。它始終堅持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帶著敢為天下先的科技探索精神,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和限制。華為Mate X3是成功的,不僅僅因為它銷量高受歡迎,也因為它讓公眾看到了曾經那個占據技術領跑角色的華為,從來不曾消失。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華為Mate X3的產能提升,必將在折疊屏市場創造出另一個制高點。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