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的出現,讓本已在快車道上疾馳的小家電市場,進一步加速前進。疫情的到來,讓人們在室內辦公和生活的時間變長,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時間來關注用戶自身的健康,做一些相關的維護,這也讓眾多個人護理相關的小家電風光無限。
在眾多品類中,按摩器可謂是萬花叢中一點紅。即使在快速增長的小家電市場中,按摩器的增長速度之快,在小家電市場中也是鶴立雞群,甚至達到了全球增速最快的水平。
據了解,全球按摩器市場規模在2015年首次超過100億美元,又于2019年首次超過150億美元。預計至2022年,全球按摩器具市場規模將接近184億美元。在2010年至2019年,中國按摩器具市場規模由49億元增長至139億元。即便在疫情帶來的銷售壓力底下,2020年該市場規模也達到148億元,同比上漲6.47%。
當然,按摩器在中國市場的迅速崛起,與中國市場環境的改變是分不開的。除了疫情因素讓中國消費者更加注重健康護理之外,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與健康意識的增強,也都是按摩器走紅的重要因素。當消費者可支配收入高了,舍得為自己花錢了,肯花心思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了,那么投資在自身健康方面,自然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實際上在我國,按摩器的使用需求還是比較高的:年輕群體在辦公室的工作時間較長,運動量較少,如果坐姿不當,很容易腰酸背痛,而中老年人年紀大了,也容易出現身體酸痛的現象,從整體市場看來,市場潛在需求很大, 并且正在逐步釋放。
鑒于按摩器需求的高漲,進入按摩器市場的廠商也很多:目前倍輕松、奧佳華、SKG等國產品牌、海外品牌如日本松下、新加坡OSIM傲勝等,都是耳熟能詳的品牌。除此之外,一些互聯網品牌和電商平臺,也在積極推動自有品牌入局,如小米有品、網易嚴選、京東京造等,這些新來者也將為按摩器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從目前來說,國內按摩器市場發展速度很快,但仍有一些因素形成了消費門檻。首先是均價的上漲,源于產業鏈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相關家電產品價格都有所上調,而按摩器也不例外,其次,作為一項新興品類,按摩器產品在國內市場的產品標準方面有所缺失,造成市面上的產品水平參差不齊,而又趨向同質化的狀況。
有業內人士指出,按摩器行業目前缺乏相關標準指導,消費者對于產品也缺乏鑒別能力,但入局的廠商卻越來越多,如此野蠻生長,不利于市場的長遠發展。希望今后相關部門和廠商能夠攜起手來,共同制定產品標準,推動行業發展的規范化和健康化,同時也建議廠商加強對消費者的引導,用品質取得消費者的認可。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