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品牌的廚電都在向著高效、智能、節能的方面進階。像集成灶、蒸烤箱和洗碗機等,幫助我們更舒適更便捷的下廚,讓我們更好的享受生活。尤其是洗碗機,對于追求生活品質的年輕人來說,它的工作效率和效果遠超手洗,不僅節省了我們的時間,也真正的解放了雙手。
從奧維云網(AVC)的上半年推總數據也能夠看出來,2021年上半年的洗碗機零售量達到94萬臺,和2020年相比,零售額也即將突破百億。可見,洗碗機已經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但它仍然有所不足。
比如它在洗后的內部潮濕問題,到現在依然讓人頭疼。而且根據很多買家反饋,由于洗碗機洗后殘留大量水漬,而且艙體內部溫熱,導致內部潮濕,所以經常會在洗碗機內部發現蟑螂,甚至還有蟑螂駐窩!打開清洗后的柜門發現一堆小蟲子的尸體,這場景簡直讓人不寒而栗。所以,選擇帶有烘干功能洗碗機一定是很有必要的。但烘干方式這么多,選擇哪種呢?
目前主流的洗碗機烘干方式,主要分為冷凝烘干、熱風烘干、吸附型烘干與開門速干。
其中冷凝烘干也稱為余溫烘干。這種方式比較節能,因為一般洗碗機噴射到碗碟的水溫能夠達到70℃~80℃,所以碗碟的殘留余溫能夠蒸發自己身上的水。這種方式一般在負壓密閉的環境下實現,好處是不會有空氣二次污染,但是烘干時間長會返潮嚴重,并且熱量會很快消失,所以烘干效果比較差,這就會導致洗碗機內部潮濕,很容易滋生細菌,并且讓蟑螂安家。
熱風烘干是目前大多數洗碗機的烘干方式,它能夠自己從外界吸入空氣并且進行加熱,之后再通過排風口來將濕氣排出,開啟內外通風后,能夠有效控制洗碗機的內部濕氣。有些洗碗機在熱風烘干的基礎上還獨立加強了干燥和換氣的功能,實現高效循環烘干。不過這個方法極其耗電,雖然能夠大范圍的減少水珠存在,卻仍然無法避免腔體的潮濕和水珠留存。
除了這兩種以外,還有吸附型烘干方式。就是利用天然礦石,能夠在漂洗后,吸濕放熱,進行烘干。它一般是在熱交換和冷凝烘干完成后,再自發進行。而且由于礦石的材質,過程中不會消耗電量,也不會有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就是造價昂貴,所以吸附型烘干的洗碗機基本都在萬元以上。但是有用戶反饋,說在長期使用后打開門,會聞到艙內食物混合的味道,這個問題其實其他方式烘干的洗碗機也存在。筆者曾經嘗試用洗碗機清洗重油污的餐具,開門后撲面而來的火鍋油味,甚至在幾天后還沒有消散。我想大概是因為艙體內部過于潮濕,所以歸根究底還是烘干的問題。
單純從烘干效果來看,其實開門速干倒是個不錯的選擇。曾經這項技術只應用于歐美的高端洗碗機中,它可以通過洗后自動開門,引入外界冷空氣,通過冷熱交換迅速帶走艙內濕氣。其實就和我們平常用電飯煲做米飯的原理一樣,開蓋后會發現煲內濕潤的米飯迅速干燥。目前國內已經應用了智能開門烘干技術,并且不同于直接開門,它可以智能檢測艙內溫度,達到55℃后自動開門,不僅加速排出大量濕氣,還不會燙傷皮膚。不過這種方式的弊端,就是不適合在潮濕的地方使用。尤其是梅雨季的南方,空氣太潮濕的話,開門速干的效果基本等同于無。
總體看來,洗碗機有很多烘干方式可供選擇,但仍然各有各的不足。所以我們最好在洗好后將碗碟及時拿出,讓艙體更好的進行水分蒸發,從而避免細菌滋生的可能性。但是還是希望廚電企業會在科技和設計上更加從用戶角度出發,未來更夠帶給我們真正完美的洗碗機。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