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家電行業面臨較大的外部壓力。2月28日,在格力電器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強調了原材料漲價對公司造成的壓力。而在此之前,老板電器等家電上市公司也發布公告稱業績受地產公司拖累。這些外部壓力在2022年是否還會持續,家電企業又將如何破局?
對于當前家電行業的形勢,董明珠提到,這兩年外部環境變化給企業帶來了不小壓力,一是房地產市場的變化,二是原材料漲價,而家電企業首當其沖。
同時,美的集團家用空調創新研究院主任李金波也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去年以來,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較為明顯,成本隨之增加,這在終端價格上也有一定體現。
實際上,房地產市場變化和原材料漲價兩大外部因素對家電行業的影響還在持續。首創證券2021年12月發布的一份研報指出,家電行業因被房地產行業掣肘、原材料價格及海運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而陷入低迷境地。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從2020年甚至更早的發展情況來看,家電行業的發展和房地產行業之間一直關系密切。他認為,如果房地產環境不發生改變,家電行業的大環境也很難有變化。目前家電行業處于存量競爭時代,難有增量出現,這對于以空調和廚電為主要產品的家電企業影響較大。
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高級分析師王方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家電產業上游原材料主要是銅、鋁、鋼材、塑料等大宗原材料,而2021年原材料價格波動尤為明顯。以LME銅為例,其價格相比2020年增長近100%。此外,鋼材價格同比增長約50%。總體來看,原材料價格上漲使得家電行業成本增長約10%,為應對原材料上漲帶來的壓力,不少家電企業在下半年都選擇了終端產品的漲價。其中,線上市場空調價格同比2020年增長約15%。
家電企業該如何應對外部壓力?對此,格力電器的解決方案是多元化。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直言,如果格力電器單一做空調,很可能是死路一條。未來,格力電器會堅持多元化,并希望未來旗下幾大板塊都單獨上市,釋放品類的品牌價值。
劉步塵也認為,不僅格力電器,眾多家電企業都在尋求其他領域的突破。例如,海爾探索工業互聯網業務,海信涉足醫療設備,TCL布局芯片、半導體、面板產品等領域。而美的集團則通過價值鏈優化等各種方式,降低了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
在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看來,目前,家電行業的競爭已從傳統的低層次單一硬件產品的比拼轉向集軟件、硬件、內容、平臺、服務于一體的系統集成式較量。家電行業已從傳統的家電產業邁入了智能家居產業。
“家電企業要破除外部壓力需要向高端化、智能化、節能化、環保化轉型,將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應用到家電產品中,加快家電產品的智能化功能引進,從而提升產品的溢價能力,對沖原材料上漲帶來的壓力。”梁振鵬說。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