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網絡呼之欲出,短視頻社交再度被推向風口。一方面能夠鼓勵用戶不斷輸出新鮮有趣的內容,另一方面又盡量減輕人們的社交壓力。或許,它就是未來社交領域發展的新趨勢
7月末和8月初,快手和抖音兩大短視頻平臺接連推出社交化動作,前者上線的“笑番視頻”成為了快手內容重點打造的產品,后者上線群聊功能,新建群聊還可同步至多閃。
短視頻社交領域的喜人前景,讓行業競爭日漸加劇,不過從目前來看,過去業界曾發布的幾款社交產品經過時間的推移,并沒能在歷史的長河中滾滾而來。例如主打短視頻社交的多閃、主打匿名社交的馬桶MT和轉型為網賺模式的聊天寶。2個月后,馬桶“夭折”,聊天寶“解散”,對于短視頻社交應用“多閃”,好評也并不多見。
那么,短視頻社交的舞臺究竟在哪兒?
“喜翻”肩負帶領快手完成1億DAU目標的重任?
正在商業道路上瘋狂奔跑的快手,依舊沒有忘記孵化新的社交產品。
喜翻視頻于今年4月30日上架,定位原創娛樂搞笑短視頻平臺,是晨鐘科技開發的一款搞笑段子為主的短視頻App。它主要包括游戲、搞笑、女神、情感等多種類型的段子視頻,以及一些爆款連載豎屏短劇集,比如食堂夜話、萬萬沒想到等。
根據最新App Store數據顯示,“笑翻視頻”的下載量仍處于互聯網短視頻中下游徘徊,其排名目前雖然還暫未靠前,但根據視頻播放量和眾多網民評論得出,短視頻愛好者對此款軟件仍抱有很大期待。
盡管上線才兩個月,喜翻視頻卻是快手擴充收入的重點。
作為快手的旗下軟件,其視頻內容和形態與“快手”高度重合。根據天眼查的信息,喜翻的開發者為北京云掣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同時是另一款快手上線的App“光音Mullight”的開發公司。
不過,快手非常重視的喜翻視頻的前身卻是“歡脫”。據此前媒體報道,快手的另一款陌生人社交產品“歡脫”已達到DAU(日活躍用戶數量)過萬,而現在已在蘋果商店和安卓市場下架。有消息稱,“歡脫”此前曾將用戶導入“喜翻”。
據了解,歡脫是北京晨鐘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產品,而晨鐘科技由快手創始人、CEO宿華控股的杭州游趣網絡有限公司100%持股,法定代表人為快手聯合創始人銀鑫。而晨鐘科技旗下除了“歡脫視頻”外,也曾上線過笑番視頻和哈萌視頻。
直播發展勢頭不再強勁,快手自然不甘心只在這一條道路上狂奔。今年6月18日,宿華、程一笑的一封內部信被曝光。內部信稱,快手將變革組織、優化結構,開啟守護未來的“戰斗模式”,并定下目標,2020年春節之前,快手主站達到3億DAU,這意味著快手在半年之內就要增加1億日活躍用戶數量。
而抖音的壓力來源于騰訊,當騰訊為快手解封了朋友圈的視頻分享鏈接時,抖音開始想要打贏這場本不擅長的仗。8月2日,抖音宣布上線群聊功能,事實上,抖音總裁張楠曾明確表示過,2019年將會持續發力短視頻社交。
短視頻+社交,融合才能共贏
在短視頻如火如荼的時代,“抖音”、“快手”兩大App 無疑受到廣大網民的熱捧,快手新推出的“笑番視頻”如何能夠在眾多軟件中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這還需要與其他短視頻進行對比,并從中參考他們的運營模式。
不同形式的短視頻,存在著不同發展形勢,其中,“陌陌”短視頻與“抖音”、“快手”短視頻,最大的作用是促進“陌陌”社交關系的沉淀,這與快手和抖音完全不同。而“笑翻”和抖音能否順利轉彎,還必須要跟上中國社交行業的發展。
將社交按照產品屬性進行分類,社交包括三大區域:內容社交、工具社交、場景社交。在內容社交領域,有兩個分支,一是純知識性的內容社交,像知乎、TA在;二是以圖文、音頻、視頻作為載體的內容社交,像微博、抖音、快手。
在工具社交領域,以即時通訊功能為主要特點,又被分為兩條線,一是熟人社交,二是陌生人社交。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都是移動社交發展較早的領域,到目前為止頭部玩家已經占領社交市場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用戶基數大且穩定,像微信、陌陌。
在場景社交領域,企業將自己定義在某個行業垂直領域,例如:職場社交、旅游社交、游戲社交、運動社交,像脈脈、攜程的旅拍、虎牙、keep。而對于快手和抖音來說,工具性明顯不強,想與真正的工具社交產品進行PK,顯然需要費上大力氣。
盡管國外經驗也表明,短視頻與社交媒體存在著融合屬性。一方面,短視頻為社交媒體貢獻很多原創內容和更強的用戶黏性。另一方面,社交平臺為短視頻的快速傳播提供了渠道。兩者融合是多贏的。
擁有5.9億月活的短視頻未來在哪
據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持續運營的154款短視頻應用中,有48款具有社交屬性,其余三類分別為主打視頻拍攝、剪輯、美化的“工具向”;主打內容的“資訊向”;基于賞金模式的“分發向”。其中“社交向”短視頻以月均活躍設備5.9億、行業覆蓋率83.3%的絕對優勢,成為最主要的短視頻應用類型。
5.9億是什么概念?據《2018微信數據報告》和2018年新浪微博“V影響力峰會”公布的數據,微信月活用戶10.8億,微博月活用戶4.46億,不考慮統計口徑差異,“社交向”短視頻的月活已經相當于0.5個微信,1.3個微博。
“社交向”短視頻的設備,每月平均活躍天數17天,活躍日日均啟動次數10次,從周期性和頻率上已經表現出固定的習慣和黏性。活躍日的日人均使用時長64分鐘,如果以15秒長度計算,極限值是256條短視頻內容,極限的人際連接(一個賬號一條內容)也是256次/日。
但短視頻平臺社交化才剛剛開始。因為短視頻主要側重于娛樂版塊,所以在社交領域普及完全有可能。現實中,我們已經走到了“社交過度和麻木”的階段,社交帶來的壓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它自身所帶來的新鮮感。而短視頻程序與社交相結合,一方面能夠鼓勵用戶不斷輸出新鮮有趣的內容,另一方面還能盡量減輕人們的社交壓力。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