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北京市教委等十部門聯合發布《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十條措施》(以下簡稱“北京近視防控十條”)及其配套的實施保障方案。
澎湃新聞在發布會上了解到,“北京近視防控十條”從嚴格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嚴格落實學生作息管理等十個方面入手,達到近視防控目的。
其中,在嚴格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上,“北京近視防控十條”明確要求,學生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嚴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教師使用電子屏幕開展教學時長累計不得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家長要以身作則地引導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合理有度地使用電子產品;嚴禁8歲以下低幼年齡兒童玩電子游戲;孩子每天使用電子屏幕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
為切實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北京近視防控十條”提出,學校要合理安排學生作業時間,小學一二年級嚴禁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家長要引導孩子合理安排作業時間,督促孩子規范做好眼保健操。嚴格保障孩子睡眠時間,幼兒園和小學生每天睡眠不低于10小時、初中生不低于9小時、高中階段學生不低于8個小時。
此外,“北京近視防控十條”還強調,嚴禁擠占體育課時和大課間,嚴禁中小學拖堂現象。
為強化考核,北京市建立了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聯席會制度,統籌、指導、監督、考核全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北京市政府授權市教委、市衛健委與各區人民政府簽訂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責任書,建立并嚴格落實各區、學校、班級每年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制度,每年開展各區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
與“北京近視防控十條”配套發布的北京市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保障工作方案則提出總體目標,到2030年,實現全市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5%以上。
對比去年教育部等發布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北京市的《實施保障工作方案》增加了科委和婦聯兩個部門,明確提出,市科委要支持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新診療技術、新方法和相關產品的研究;市婦聯要組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指導家長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生活方式和學習習慣。
設立專門的教育和干預機構也是北京市近視防控方案中的突出特點之一。比如,設在北京教育學院的學生視力健康教育教師培訓中心,負責加強對教職員工視力健康保護的健康教育;設在北京學生活動管理中心的學生視力健康教育活動中心,將組織開展學生視力健康教育活動。
此次發布會專門為北京市學生視力健康教育教師培訓中心、北京市學生視力健康教育活動中心、北京市學生視力健康宣傳活動中心和北京市學生視力健康干預中心授牌,為市級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專家組代表頒發了聘書。
此外,北京還將加大相關領域人才培養,其中,首都醫科大學獲批開設了眼視光醫學專業,從2019年開始招收新生,實現了北京在培養眼科專業人才上的突破。
澎湃新聞記者 廖瑾 實習生 王至月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