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黑天鵝重創全球商業,從服務業到消費品,從線上到線下,無一幸免。當人們宅在家里,減少了外出消費時,“宅經濟”逆勢突襲。
根據抖音、小紅書等社交App的數據顯示,1月底至今,關于種草美食、高顏值又好吃的食譜搜索DAU(日活躍用戶數)上漲了近3倍。其中,美食、文化娛樂、運動健身、醫療健康和教育,成為了種草社交中新增發布量最多的品類。
居家生活小家電也因此逆勢迎來了新一輪高增長期,根據小熊電器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超過7.3億元,同比增長17.3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1.03億元,同比增長83.66%;基本每股收益0.86元,同比增長37.74%。
小熊電器用凈利潤將近漲一倍的增速證明,宅家時代下小家電的需求已經進入旺盛期,其背后的商業密碼是什么?
從“渠道生意”向“專家生意”轉變
十幾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家電領域還是大白電的天下,傳統家電生意是以渠道為王。那時候,市場層級縱深、物流建設不完備、服務能力碎片化、信息傳遞不透明,導致品牌和用戶之間隔著諸多中間環節。
與之相對應的是,彼時的家庭關系是大團圓式的,80后安家剛需、70后更新換代、60后從無到有,幾乎每個年代的人都對家電有大需求,在“人求貨”的年代里,消費者都要為生活必需品買單,大白電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走向繁榮。
然而,隨著人口紅利消失,中國剛需類家電消費正在進入飽和期。當原有的大團圓式家庭被小型家庭取代,以90后和95后為代表的消費人群,對居家生活品質有著更精細和個性化的要求。年輕人接管了家電購買中的話語權,對于如何營造小家里的人情味和煙火氣,他們自有一套心得。
小熊電器剛好誕生在這樣的一個拐點時刻:互聯網推平信息差,渠道去中間化,品牌與用戶有了直接對話的機會,渠道層級模式受到前所未見的打擊。與此同時,消費主力人群和消費需求也在更新迭代,跟隨著上一代消費人群滿足家電剛需后,90后、95后年輕人呈現出了與上一代迥乎不同的消費傾向,他們更愿意為具有高顏值、強功能、強社交屬性的小家電買單。
小熊電器搶灘成功,既是順勢、也是逆勢。在當時,不管是小家電還是電商都還是一條空曠的賽道,也正因沒有模板可參考,所以機會很大、風險也不小。
傳統的家電生意是靜態的,而創意小家電則是動態的,對標年輕用戶,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從一臺讓業界和消費者驚喜的酸奶機開始,創立14年來,小熊電器專注于創意小家電做“專家生意”,在擅長的領域做到極致,把“渠道”賦能給更靈活的線上渠道、更有傳播力的用戶口碑,終于成為這一品類的國民品牌和行業標桿。
“陪伴與社交”,小家電被重新定義
在物質豐裕年代成長起來的90后、95后,如今也面臨著發達的消費形態所帶來的高昂代價。生活空間、時間和人際關系網被壓縮,不管是獨身還是情侶抑或三口小家,都可以組成一個家的基本單位。年輕人對于生活質感和社交質量的要求,跟過去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實際上,近幾年備受關注的寵物經濟和社交媒體的崛起,從一定程度上都指向了年輕人物質精神兩大需求——“陪伴和社交”。過去的軟性“中產需求”,現在已經變成了任意一個年輕人的剛需。
而小家電品類正好可以滿足人們對精致而美好生活追求的需求,小熊電器看到了這類需求背后的機遇。
在傳統家電領域,標準化、工具化,是年輕人家里的“基建”;而小熊電器很大膽,它想做年輕人的伙伴,因伙伴需求而生。一個伙伴,可以幫助用戶的生活過得更輕松愉快,可以跟用戶進行或大膽或安靜的互動,也可以出現在用戶的社交圈一同呈現你的魅力,那種“萌”到必須分享的感覺。可以說小熊是因用戶而生,一開始就把產品定義為用戶伙伴。
從目前小熊電器30大品類、超過400款SKU來看。這家企業切入市場的第一個品類是酸奶機。據董事長李一峰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當時是基于消費者對奶制品健康的關注以及小杯酸奶的可分享屬性進行研發。十幾年過去了,這樣的洞察依然符合當下年輕人的飲食和社交需要,而小熊酸奶機至今依然牢牢占據著品類市場的首位。酸奶機大受好評,小熊電器又緊跟著圍繞早餐場景,推出了煮蛋器、多士爐等創意小家電品類,打造了獨特的“早餐經濟”,從此年輕人的早餐餐桌不再冰冷,小熊銷量持續火熱。
這歸根于小熊電器植根多年的電商渠道建設,讓后端的用戶需求、前端的市場反饋都積極迅速,小熊電器自此駛入了快車道。一盅多膽的電燉類小家電解決親朋來家聚會時的眾口難調問題,分享的同時也有私人訂制的熨貼感;華夫餅機讓親子互動既妙趣橫生又充滿教育意義;滿足一人私享的迷你小電飯煲讓獨居一族擁有了強烈的被重視感和幸福感等等,隨著小熊電器對創意小家電品類邊界的不斷拓展,其產品內核也越發聚焦:專注于用戶的細分需求、用多元化的創意小家電陪伴每一個年輕人打造個人IP。
近日,在抖音流行的“宅食光轟趴”活動中,我們也發現了小熊電器的身影。有用小熊電烤箱給龍貓做草餅吃的鏟屎官,有用小熊煮蛋器給寶寶做企鵝鵪鶉蛋的可愛媽媽,也有端著小巧的小熊電熱鍋就能上桌開吃酸辣粉的學生黨……這些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宅家生活分享的用戶,事實上已經成為了品牌的口碑分發者。
“宅經濟”異軍突起,催熱了廚房經濟、廚房社交等新業態,小熊電器“專家生意”的路子,顯然越走越寬了。
死磕“創意小家電”,小需求的大生意經
阿里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小家電領域小熊電器銷售額翻倍增長,表現搶眼。另據前瞻數據庫的數據預測,2023年我國小家電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6,460億元。未來近乎萬億的市場份額,正如當年果斷入局長尾精品市場和電商渠道一樣,死磕“創意小家電”的小熊電器已經提前進行了戰略布局。
根據招股書顯示,小熊電器將投入3000多萬建設研發中心,以強硬科研能力支撐公司的創意小家電全品類戰略。我們進行了統計,單單是全民宅家期間,小熊電器已經推出近70個SPU,接近一百個SKU,產品要在短時間內完全對口新需求并且迅速調動供應鏈和制造端進行大批量產出,這是一個創舉。
這樣的底氣也許是來源于小熊電器豐富的互聯網基因與深厚的實業基礎沉淀而成的企業護城河。
與以品牌為導向的傳統家電品類不同,創意小家電則完全脫胎于用戶。作為電商渠道的“先進生”,小熊電器從龐大的網購數據剝離出用戶細分需求,完善的工業設計部門以此為依據形成產品洞察和創意點。對于小熊來說,用戶需求的抓取和產品創新的靈感是一個創意過程,這個創意過程是從企業前端到后端整體串聯、整個鏈條打通的,這是它們的優勢。
這樣的優勢,由制造來放大。公開資料顯示,小熊電器擁有五大制造基地,每個品類都構建了專業化的工廠,提供精細化管理和精益制造。這家創意小家電企業正在通過組織架構的改變創新,去支撐他們多品類的運營模式。與此同時,總投入10億元的三大智能化基地項目正在建設中,相信不久的將來,小熊電器的市場占有率會得到穩健提高,創意小家電成為更多年輕人的宅家伙伴,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