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一年后,隨著各種基建的加速,工業互聯網的大潮也在家電行業全面點燃。據北京商報記者日前獲悉,包括海爾、長虹、TCL等企業都在通過圍繞主業上下游價值鏈的拓展,加速布局工業互聯網。
在政策的推動下,以及疊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家電企業正從單純的硬件制造企業,進化為為用戶服務的平臺和開放的智能制造的服務平臺。
家電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表示,對于國內家電制造業來說,高精尖的制造能力短缺,而簡單加工的制造能力過剩,因此迫切需要從規模制造向精益智造,從低價低端向高端高附加值,從OEM、ODM向自主品牌轉型升級,否則面臨淘汰風險。此外,工業互聯網還可以賦能中小企業,讓它們在平臺上形成產業集群,構建抗風險能力更強的產業鏈。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在今年兩會上建議,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加速工業體系升級。據介紹,目前海爾已通過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用戶驅動下的高效率。TCL集團則更早在華星光電構建了首個工業互聯整體解決方案,并整合各個產業的工業互聯團隊組建了格創東智公司。
據了解,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北京商報記者從長虹獲悉,目前長虹已涉足其中六大領域,在細分應用領域取得階段性成果。比如在5G領域, 三年時間,長虹旗下的愛聯科技已成為了中國內地最大的物聯網無線聯接模組與感知應用產品及服務的研發與智能制造基地,此外,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新能源、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長虹也誕生了眾多的產業冠軍。
中國電子商會秘書長陸刃波表示,目前包括長虹在內的很多家電企業都在轉型,長虹的優勢在于,其業務范圍廣泛,不僅有2C的家電消費電子業務,還有2B的企業級業務優勢。由于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都是相互聯動的,而長虹在這些方面都提前進行了均衡的布局,因此,新基建有幾萬億的投資規模,家電企業可以說是大有可為。
洪仕斌認為,目前,工業互聯網在新技術、新需求的刺激下,正在高速發展。在5G、AIoT等技術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的工業生產方式將發生革命性變化,主要特點包括智能制造、大規模定制、供需精準對接等。家電企業在這方面其實已經有很多積累,是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先鋒,這種能力未來除了支撐它們本身的發展之外,還可以有外溢效果,賦能更多的傳統制造業企業。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