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中創時代論壇——中國元宇宙大會線下線上結合在京召開。與會專家以“賦能元宇宙,構建新生態”為主題,圍繞元宇宙產業生態、支撐技術、終端應用、經濟系統、發展推演、國內外元宇宙的發展路徑和趨勢等前沿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常務理事、天津市數字經濟商會會長呂鵬輝表示,元宇宙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人類的數字化生存是一條不可逆的單行線,在未來的商業元宇宙中,通過云計算、區塊鏈、AI等技術支撐會幫助企業的科技能力與業務發展進行深度融合,解鎖新的元宇宙商業形態。
北京市政協經濟委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李志起提出,政府、企業和資本都在高度重視元宇宙,因為這是新產業、新經濟的未來,元宇宙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當前最重要的是在資本大力加速的同時,政府和企業之間要開展協商,在立法、倫理、安全等方面盡早開始規范化,真正實現共建和共贏。
房山區經信局副局長姜殿勇指出,元宇宙是指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元宇宙的本質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
在專家主旨演講環節,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二級教授成素梅,以“元宇宙”構建的“喜”與“憂”為題發表演講,她認為“元宇宙”是科技公司、資本投資、新聞媒體等多方推動的結果,預示著互聯網發展的新階段、技術匯聚的新趨勢、文明轉型的新推力。她強調,“元宇宙”的構建會帶來社會變革,但也提出了更高的倫理要求。因此,需要通過前瞻性的研究,使其向著最低惡和最大善等方向發展。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翟振明以“宇宙與擴展現實”為題,闡述了元宇宙基本是數字孿生加虛擬現實,不涉及對物聯網的控制。他認為,擴展現實覆蓋了元宇宙且大大超出了元宇宙。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西南分院執行副院長、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內合作辦公室主任閻雨演講的主題是“元宇宙、虛擬時空與人類未來—世界文明發展比較視域下的時空解讀”。他認為,元宇宙重塑數字經濟體系,開啟一個大創造的新紀元。區別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時代的經濟范式,重構了“經濟人”假設、價值決定理論,其不亞于一場新的邊際革命。
同期發布的《中國區域創新創業指數報告(2021)》選取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領域,對我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數字化發展水平進行了全方位評價,是一份反映我國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的“方位圖”。并從當前中國數字經濟現狀、技術創新情況、代表行業數字經濟轉型現狀及預期進行綜合闡述。
會上《元宇宙產業發展報告》發布,報告圍繞元宇宙的背景、核心觀點、驅動因素、焦點問題、產業賽道及風險因素等做出了明確闡述。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