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筆者從市商務局獲悉,2021年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雙雙突破萬億元大關。繼北京、上海之后,廣州邁入雙萬億第三城之列。
眼下,疫情影響尚未消散,全球經濟市場仍處于不穩定態勢中。頂住壓力、穩步向前的廣州,憑借著強勁的經濟韌性、廣闊的內需空間和雄厚的產業基礎,扎實推動雙循環相互促進、協同發展,闖出一片“新天地”。
擴內需暢流通消費市場提質擴容
臨近春節,廣州又放出一波刺激消費的重磅舉措:在線上聯合電商平臺發放2000萬元的新春消費券,在線下聯合上千家商戶(品牌)開展上百場主題促銷活動,將春節“消費熱”推向高潮。
2021年,全球消費市場遭受多重考驗。廣州堅持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為引領,全力保持消費市場平穩復蘇態勢。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22.56億元,首次突破萬億關口,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2.9%。
作為華南地區唯一入選全國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試點的城市,廣州加速推進尚品、提質、強能、通達、美譽“五大工程”,灣區城市群消費網絡、消費政策制度體系逐步建立,名品、名店、名節創新開展。多元化的促消費活動,讓廣州消費者們真正享受到了“真金白銀”的實惠,加大“買買買”的力度。
2021年,廣州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9.1%和18.5%。其中,時尚品質消費勢頭旺,限額以上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等品質類零售額增長迅猛,分別增長24.9%和54.9%,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8.8%和29.4%。全年限額以上汽車類零售額同比增長11.8%。
商貿流通,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廣州不斷優化商貿流通體系,做好制度設計,推進商貿流通領域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讓產業高質量發展與消費“并駕齊驅”。
乘著數字經濟的春風,越來越多傳統商貿牽手“電商促銷”“直播帶貨”等新型消費形式,變得更有活力、更有效率。
2021年,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2.6%,兩年平均增長22.1%,占社零總額比重21.8%。直播電商助力商貿轉型入選廣州全面深化改革八大經典案例,全國直播電商百強地區廣州獨占9席。通過支持各區按“一場一策”推動專業市場轉型疏解,近三年來累計推動322家市場完成轉型。
強平臺優業態對外貿易創新發展
集裝箱“一箱難求”導致國際海運價格高企,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海外需求收縮……面對2021年對外貿易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廣州以創新穩增長、促提升,以新動能強化外貿發展韌性,增強外貿抗風險能力,促進外貿持續回穩向好。
2021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為10825.9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出口總額6312.2億元,同比增長16.4%,兩年平均增長9.6%;進口總額4513.7億元,同比增長9.6%,兩年平均下降2.7%。
進出口總量的增長,是外貿新業態創造的有力支撐。2021年廣州市場采購出口1403億元,規模全國第二;保稅物流進出口939.9億元,增長8.9%。經市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進出口675億元,增長87%。重點推進珠寶首飾進出口,2021年加工貿易進出口2280.4億元、增長17.6%。
在過去一年中,開放平臺發揮了強有力的引領作用,更駛出一艘艘“外貿大船”。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大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進出口總值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市50%以上。花都、番禺2個經開區入選全省省級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先進經開區十大示范典型。南沙自貿片區累計形成762項制度創新成果。2021年新增1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花都聲頻電子),目前共有8個國家級和1個省級基地。
會展的表現同樣亮眼。2021年10月,第130屆廣交會線上線下成功融合舉辦,這場疫情下全球最大規模線下線上融合展會“溢出”效應持續顯現。廣州全年辦展場次、辦展面積全國第二,廣州“國際會展之都”的招牌擦得更亮。
借創新平臺走向全球的不僅有“廣州制造”,還有“廣式服務”。2021年,廣州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推動服務貿易高端化、數字化、融合化、標準化創新發展,121項任務清單已有93項落地,3個案例入選國家示范案例。番禺區獲批為第二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全市服務貿易領域國家級平臺增加至4個。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