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戴森(Dyson)將在全球裁員900人,其中三分之二的被裁崗位在英國。報道稱,裁員主要集中在零售和客服部門。該公司在全球有1.4萬名員工,擬議中的裁員將會影響其中約6%的人。
戴森光環不在:全球裁員、市場份額被瓜分
戴森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新冠疫情危機加速了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因此我們需要改變與客戶打交道的方式以及銷售產品的方式。”,而裁員是對這種改變的回應。
疫情確實導致了不少制造企業經營遇阻,但要是將所有經營問題一股腦的甩鍋給疫情,顯然也是不客觀的,戴森光環不再,可謂是早有征兆。
戴森的大本營在英國,根據GFK 2019年的統計數據,戴森在英國本土市場份額近1年內從45.8%下降至36.4%,這丟失的9.4%的市場份額均被競品瓜分。
英國亞馬遜吸塵器排行榜,戴森已經跌出前十四暢銷型號。
美國亞馬遜吸塵器排行榜,戴森前十四暢銷型號,僅有V8上榜。
高度競爭的商業江湖,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戴森在裁員,老對手諸如SHARK、NUMATIC等品牌市場份額反而在快速上升,這意味著戴森吸塵器霸主地位的動搖。
疫情是表,戴森經營困境才是其里
其實,一個企業的王牌產品發展遇阻,背后折射的是一家企業的“精氣神”。
2019年10月,兩年的時間,戴森宣布終止電動汽車項目,25億英鎊的投資被認為是“打了水漂”。
今年的4月26日,據外媒報道,英國政府已告知該公司不再需要其名為CoVent的呼吸機。據了解,戴森呼吸機是英國政府放棄的第二個項目,因為醫療官員認定它不適合治療新冠肺炎患者。
從核心產品到延伸業務,戴森多條產品線遭遇難題,科技巨無霸企業進入水逆期,疫情是表,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不再受寵或許才是其里。
產品質量問題頻出,售后價格昂貴,消費者投訴不斷
2017年,戴森宣布召回部分進口空氣凈化暖風器。而中國大陸地區受影響的產品數量共計116283臺,主要是因為產品說明書“重要的安全說明”部分,未按照有關標志和說明的規定注明“本產品不得直接置于電源插座下面。據了解,該項目的不合格可能導致消費者注意不到這個安全警示事項,一旦產品使用不當,就存在安全隱患,威脅著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
早在去年2月,美國權威消費雜志《Consumer Reports》就曾發文表示:將戴森的產品從無線吸塵器推薦名單中移除,原因是它的耐用性不盡人意,廣泛的消費調查顯示,戴森吸塵器5年內損壞率高達一半,其可靠性、耐久性與售價不符。
耐用性這一點上,中國有部分消費者為此而中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有幾位購買了戴森吸塵器的消費者向《天天315》欄目和新浪黑貓投訴平臺反映,自己購買的吸塵器在質保期內無法正常工作。
上海的消費者徐先生花費4950元,購買的戴森手持無繩吸塵器出現故障無法正常工作。隨后他將吸塵器寄送去檢修。但戴森售后部門不久后聯系徐先生表示,經檢測,這臺吸塵器“主機進水,需要更換主機、氣旋、后濾網”,這些問題已經超過了保修的范圍,需要支付980元。徐先生說:“我從來沒有拿吸塵器吸水,他們說會向上級反饋。反饋回的結果還是說用戶的行為造成進水的情況。”
根據徐先生向記者提供的資料,戴森承諾為消費者提供自購買日起兩年免費零及人工保修。徐先生表示,自己并沒有用吸塵器吸過水,戴森方面以主機進水為由,需要他支付維修費用,這讓他不能接受。此外,機器從送修后,先后經手快遞和檢修人員,這些環節都有可能造成機器進水。“戴森在全程開箱檢查、檢測環節只給了我一張照片。我問他們是否可以提供監控錄像證明不是你們工程師的失誤導致的,他們說不行,這是他們的機密。”
寧波的消費者王先生也是戴森吸塵器的用戶,他購買的吸塵器只正常使用了半年,還在質保期內,機器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與徐先生遇到的情況一樣,王先生向戴森的售后部門報修機器,對方檢測后聲稱“吸塵器的氣旋、馬達和過濾網等部件損壞,主機進水”,且這些故障是由于用戶使用不當造成的,因此不能免費維修。
王先生也對戴森售后的說法提出了質疑,不同意付費維修。近日,王先生接到戴森位于上海的維修部門的電話。對方表示,機器故障是由于王先生使用不當造成的,如果需要維修,只能他自己付費。
北京中簡律師事務所胡曉律師認為,如今很多日用家電產品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消費者和商家對于產品信息的掌握往往不對稱。戴森售后方面應該向消費者出具更具說服力的證據,以消除消費者的合理質疑。胡曉律師說:“消費者提到,快遞、檢修過程中是否可能進水,你能不能提供監控錄像來證明你的操作是合規的?消費者提出這些合理懷疑,戴森是否也應該考慮進去,拿出一個有誠意的態度。
賣家秀與買家秀,消費者體驗不如預期
除了昂貴的售后費用被質疑,戴森最大的問題是買家秀與賣家秀的分割感,通過廣告、營銷、定價樹立了過于高端的品牌形象,無論是從外觀設計上,還是營銷上,戴森都獨樹一幟,用戶期待值也高,但問題在于,消費者購買后,發現并沒有達到心理預期,所謂的黑科技并沒有營銷中描繪的那么美好,口碑該如何繼續下去?
在戴森蘇寧易購旗艦店,由于吸塵器續航時間太短,有用戶將其稱之為,充電兩小時使用7分鐘,買了絕對后悔系列,而戴森客服的回復竟然是建議用戶利用更多碎片時間進行分塊分段做衛生,令人哭笑不得。
有用戶反應吸塵器太重了,手腕累得要死,使用后腰酸背痛,建議女生要慎重考慮。
由于戴森吸塵器采用了掛墻充電的方式,充電座必須在破墻打孔才能安裝,為了不破壞家里的裝修,百度上有大量“戴森吸塵器不打孔怎么掛墻”搜索結果,而通常的解決辦法就是,用戶再額外購買一個收納架放置。
戴森集塵盒開關很難打開,也是常見問題,在百度戴森吸塵器貼吧,遭遇這個問題困擾的用戶,甚至開始交流在集塵密封圈涂抹食用油、爽身粉之類的解決辦法。而且由于集塵盒不能拆卸徹底清洗,有用戶在反映吸塵器用久了,塵盒會發出臭味的問題。
在無葉風扇、卷發棒、吹風機等產品上,也有用戶反映體驗不佳的問題,比如無葉風扇噪聲大,風感較硬,缺乏足夠的舒適感;卷發棒不好用,效果不持久;吹風機外觀掉漆、吹完頭發帶靜電等不同程度的體驗問題。
當然,文章中所有提及的都是個人消費者的直觀產品體驗,不能由此等同于戴森所有產品均為如此,但是個人消費者投訴的背后是不是意味著戴森良品率的不足?是不是意味著戴森的體驗撐不起如此高昂的售價?是不是意味著產品、服務、售后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戴森將為歐美家庭設計的產品直接引入中國,而不太考慮中國市場的不同需求。從2014年開始,中國市場成了戴森重要的增量市場,戴森在中國之所以爆紅,不光是靠技術、顏值等因數,更靠懂中國消費者心理,制造新奇,通過品牌故事的塑造影響了大量的跟風者,創造品牌崇拜。
但家用小電器更新換代快,按照3-5年小家電使用壽命來算,第一波購買戴森的用戶,已經陸續進入換機器,再次選擇產品時,他們已經過了靠品牌神話下單的時期,通過戴森幾年的使用,或許仍有很多痛點,如今再次選擇產品時,可能會有一部分消費者不再相信戴森,而會根據戴森帶來的不便體驗,轉而選擇能夠解決這些痛點的其他品牌,他們會更重視產品體驗,而非品牌。
而沒有購買的用戶,會更傾向于靠周圍熟人推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不再迷戀品牌光環,這或許是戴森市場下滑的根源所在。
從一枝獨秀到百家爭鳴
任何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絕不會一家獨大,即使是有王牌產品,可以領先一時,但很難領先一世。這一點,智能手機賽道頗具代表性。
2010年,Iphone4 橫空出世,一時擁躉云集,憑一己之力將整個智能機產業帶入了新紀元,近乎壟斷了高端智能機市場,幾無對手。可隨著安卓機的崛起,華為、oppo、vivo、小米等品牌隨著產品技術和品牌管理能力快速提升,尤其在很多創新性方面遠超蘋果,比如全面屏、曲面屏、電池耐用性等等。到了2019年,國際數據公司 IDC報告顯示,全球手機市場,華為市場份額達到17.6%,已經超過了蘋果。
智能機的發展歷程如今正在吸塵器行業重演,戴森光環不在,吸塵器行業變局已經開始。
在為中國家庭量身定制這一點上,國產品牌或許更懂國消費者。這幾年,國產吸塵器品牌風起云涌,各種新品齊上市,紛紛叫板戴森,堪稱國貨之光。敢于叫板戴森,不僅僅靠低價競爭,更有靠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產品性能和使用體驗等方面做得比戴森更好。
什么是更適合中國消費者的家電產品?未來能夠超越戴森的,一定不是戴森的模仿者或者跟隨者。新一輪的家電市場競爭將是產品細分品類的競爭,品牌創新能力的競爭,誰能與戴森不一樣,誰能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誰就會抓住未來,獲得先機。群雄逐鹿,相信中國品牌正在崛起。
中國吸塵器市場將以更貼近中國人需求的方式快速變革。與手機行業一樣,將很快從一枝獨秀到百家爭鳴,吸塵器市場將走向體驗至上、口碑為王、技術致勝的新消費主義時代。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