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凈化器市場隨著霧霾的消退,近兩年在國內市場發展并不樂觀,整體市場規模持續下滑,儼然從一個“明星產品”過渡成為一個“過氣明星產品”。
但市場的反饋,并非就否定了空氣凈化器產品存在的意義,反而在相對高端的市場中,空氣凈化器更有其發展的新路徑,如高端家電品牌戴森,近兩年來連續推出了多款空氣凈化的相關產品,且產品單價和銷量同樣都非常不菲。
對此,有過調查數據顯示,從國人對空氣質量關注度來看,人們對戶外的空氣質量重視程度仍高于室內空氣質量,分別占比53.5%和46.5%。但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室內停留時間的變長,人們對室內空氣質量的關注度卻在不斷上升。進而為空氣凈化器產品的需求提供了基礎。
說起室內空氣質量,是近兩年來才興起的概念,但事實上,我們以往許多常見的居家行為也都間接反應了對室內空氣質量的關注。如衛生間使用芳香劑、臥室放一些熏香、甚至是使用空調等等,這些行為都是調整室內空氣質量的方式之一,但顯而易見,這些行為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人們對室內空氣的感官,卻也可能造成室內空氣的二次污染。
空氣凈化器的出現,可以說是提升了人們對室內空氣質量的認知程度,同時也為人們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有行業專家指出,人們對于聞得到的氣味比較敏感,例如廁所異味、油煙味或霉味,但對于來自于家中建材家居的異味,則會隨著時間味道消散而被忽視,但聞不到,不代表室內空氣質量沒問題,長期且持續性的影響更不容忽視。
舉例來說,人們較為熟知的室內空氣污染物包括塵螨、Pm2.5、煙害、霉菌、有害氣體等等,其中霧霾的主要污染物就是Pm2.5,以霧霾形式出現,人們可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室內空氣質量的變化,進而引起對改善室內空氣的需求。殊不知,大多數的室內空氣污染物是不容易被人們所感知,比如說甲醛,它作為國內室內空氣常見污染物的歷史,可能比要比Pm2.5悠久的多,但絕大多數消費者卻對其知之甚少,很多人對甲醛被國際癌癥研究總署歸類為第 1 級致癌物渾然不覺,甲醛比 0.1 微米大小的顆粒小 500 倍,不僅特別難以捕捉,更會持續釋放至少 20 年!
有調查顯示,面對深具威脅的甲醛,僅有 5.7% 人們認為家中面臨甲醛污染,而身處高濃度甲醛環境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居住在五年內新屋或近五年內有進行房屋裝修或翻新行為的人們中,卻僅不到一成住戶意識到甲醛的潛在危害。
此外,對于室內空氣污染物所造成的健康危害,很多消費者的認知也明顯不足。同樣有調查顯示,多數人們認為空氣污染主要會造成呼吸道及皮膚疾病,分別占比92%和74.2%。但事實上,空氣污染也會影響神經系統與肝腎功能、造成心血管疾病等,甚至會導致癌癥。
正因為此,空氣凈化器更應成為一種品質消費,而非應急需求,未來諸如戴森空氣凈化產品一樣走高端化,或成主要發展路徑。而既然是高端化路徑,產品品質與體驗自然也是重中之重,除了空氣凈化功能,經反復設計、測試及改良,提升使用體驗和定位,為消費者打造更潔凈的室內環境才是空凈產品的根本所在。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