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有著睡眠問題,根據《2021中國被芯白皮書》的數據顯示,僅有不到六成的國人認為自己有良好的睡眠。而且,隨著大家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失眠率還在升高。而長期睡眠不足,會引起很多問題。比如記憶力衰退、判斷力下降、焦慮、抑郁等精神癥狀。
筆者詢問了幾個同事,有人是精神壓力等心理因素導致的失眠,另一半人則認為,環境因素是導致睡眠質量差的原因。睡眠質量會決定我們第二天上班或上課的精神狀態,很多人會選擇吃安眠藥來幫助睡眠。但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在第28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上提醒了公眾,服用鎮靜催眠藥可能引起夢游癥等異常睡眠行為。此外,雖然吃藥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睡眠,但是長期服用很有可能會產生成癮性,反而有害身體健康。或許心理因素短期內無法改善,但是我們可以從外部條件入手,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
對電子產品說不
經常會有人在出現“失眠癥”后,選擇購買“褪黑素”。它是一種人體誘導自然睡眠的激素,它被熟知的功能,主要也是能夠改善睡眠質量,能夠減少我們在睡眠中覺醒次數過多的情況,還有較強的調整時差功能。與其他安眠藥的差別,就在于褪黑素沒有成癮性,也沒有明顯的副作用,而且能夠在起床后失效,不會有疲憊昏沉的感覺。但是濫用“褪黑素”會導致內分泌紊亂,最好還是不要大量使用。
而影響人體自然分泌褪黑素的原因,其中便有屏幕光這一條。由于目前的電子設備屏幕很多都采用發光二極管,這類材質會散發出影響褪黑素的短波藍光,會顯著的干擾褪黑素的分泌與生理節律。而且它還受到時間的累計,比如使用一小時之后,不會產生什么反應;但經過兩個小時后,它對睡眠的影響就體現出來了。經過諸多研究表明,屏蔽藍光就能夠有效改善睡眠質量,因此,想要睡得安穩,大家睡前一定要早早放下手機。
體溫調節更舒適
有沒有感覺到,當屋子里太熱或者太冷的時候,就會睡不著?亦或是很容易在高溫或低溫的情況下醒來?這是因為,我們在睡覺時,體溫會隨著睡眠的狀態而循環,在剛入睡的時候體溫會下降,隨著逐漸清醒而上升。尤其在屋內氣溫較高并且非常潮濕的環境,這讓睡眠狀態更糟糕。而人體的溫度下降過程也是我們產生睡意的過程,也是入睡的保證,這可能就是在夏天的夜晚,更多的人輾轉反側的原因。因此,想要良好的睡眠環境,就要適當降低臥室的溫度。
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建議,臥室睡眠的最佳溫度應該在15.5℃到19.4℃之間。所以我們可以在睡前打開空調,適當降低室內溫度。當然如果感覺太低了,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對溫度的適應程度來選擇室溫,等到溫度差不多降下來再關閉。不過現在的空調很多都有睡眠功能,而且出風方式也比較柔和,避免直吹,能夠在睡覺時讓房間的溫度處于一個穩定的狀態,讓我們保持舒適的睡眠。
噪音也是個隱患
長期處在一個嘈雜吵鬧的環境下,雖然有人可能會因為適應性而無視這類聲音,但更多人會“神經衰弱”。根據調查顯示,在50db以上的環境下,人們出現高血壓、肥胖、抑郁或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30db-40db的環境下,會提高夜半驚醒的情況,從而導致白天的認知能力下降并且易怒。更有睡眠較淺比較敏感的人,30db以下的聲音也會造成影響。
如果是臨街房沒辦法改善外部噪音,我們會在晚上關窗后入睡。同時家中的一些大型電器例如冰箱、空調等,噪音也比較大,那么我們可以選擇換購靜音家電。區別于老式家電的工藝難度,如今我們不僅僅追求家電的功能,更看重它的附加屬性,使用是否舒適、噪音是否過大。最好的電器應該毫無存在感,尤其是對飽受睡眠困擾的人們來說,一定要將靜音進行到底!
值得一提的是,空氣質量也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雖然這一點經常被我們忽略。研究表明臥室的空氣質量得到改善,會讓我們更容易進入睡眠。因此如果是碰到霧霾天或重度污染的天氣,無法開窗換氣,亦或是外面太過吵鬧必須關窗入睡,那么我們可以選擇靜音版本的空氣凈化器,為我們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
總而言之,睡眠質量決定著我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狀態,雖然很多事情我們沒辦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如就從好好睡覺開始吧!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