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出爐令人欣慰,一起快速增長的還有家電市場,雖然出貨量不佳,但是零售額增速達到12.3%。從已經發布半年報業績預告的長虹美菱、TCL科技等來看,不管利好原因如何,表現均超出預期,進入良性軌道。不過,小家電產業整體卻踩下“剎車”,進入新一輪調整期。
新業務拓展、產業主賽道的拓寬,或資本市場的求變,同樣是家電行業巨頭們升級的主要抓手。海爾全屋與北京華美立家達成戰略合作,共創家居新零售新生態;美的集團一邊以“前置倉”做大智慧物流,一邊成立跨境電商尋求業務版圖和效率的雙提升。而創維集團則分拆白電業務公司創維電器沖刺創業板,意在以資本手段破局白電業務現在的“不大不強”發展困局……紅網家電頻道特別策劃《家電半年報》,記錄2021年上半年家電行業市場風向。
“以前賣三四千的彩電,現在估計要四五千了”。8月10日,記者走訪了長沙市多家家電賣場,由于芯片短缺,液晶面板漲價導致電視機價格一路上漲,曾經一度“白菜價”的電視機,現在標價數千元甚至上萬元,且相比之前優惠更少。日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研究院)發布了《2021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電視機售價同比上漲了34.9%。業內人士透露,漲價還要持續。
彩電價格同比增幅接近35%
去年底以來,原材料上漲給家電市場帶來了漲價壓力。其中,在面板、銅箔、玻璃纖維布、環氧樹脂等原材料上漲的情況下,我國彩電線下銷售均價同比增幅接近30%。長沙一家電賣場負責人坦言,目前大部分液晶電視機的出廠價相比去年同期都有著30%到50%以上的漲幅。“我們最常使用的65寸的電視,現在跟去年三四月份比,有近1000元的價格增加。”
來自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均價3332元,同比增長34.9%,線上銷售均價增幅甚至接近39%。電視機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液晶面板價格上漲。自2020年5月起至今年3月,彩電上游的液晶面板已經連續上漲11個月,成為史上歷時最長、幅度最大的漲價周期。市場分析普遍認為這一趨勢短期內不會出現明顯調整。而液晶面板在電視機成本所占的比重已經超過70%。“這些產業鏈材料普漲的情況的確給零售端帶來了很大的成本壓力。”業內人士表示。
很多電視廠商已經宣布漲價。4月8日,已獲得連續八個季度中國市場彩電出貨量第一的小米發布調價說明。Redmi MAX 86英寸目前價格已漲至9999元,相較7999元的發售價上漲了2000元。TCL也在3月宣布上調電視產品價格并表示整體漲幅在5%~8%之間。此外,索尼、三星等國外品牌也加入了漲價大軍。今年3月,創維電視推出88英寸的高端OLED電視W92首發售價高達199999元。4月25日,瀏覽某電商平臺的品牌官方自營店發現,該產品價格已上調至218888元。行業專家指出,彩電漲價潮至少將延續至2021年年底。
電視廠商布局“大尺寸”、新技術賽道
《2021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我國8K電視零售量同比增長超過500%;萬元以上高端冰箱零售額同比增長超過50%。“為對成本上漲情況,各大彩電品牌當前已做出不同的戰略調整。”通程電器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由“價格戰”轉向“結構戰”,在產品結構和技術結構等方面做出反應,積極布局“大尺寸”、新技術賽道。
中怡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激光電視增長較快,線下市場同比增長45%,增速超過OLED。報告預測,今年65吋將超越55吋,成為第一尺寸,同時75吋及以上大屏市場快速發展,激光電視成為2021年新品布局的重點。未來電視市場一定是“啞鈴形”結構,而激光電視滿足了高品質一端的用戶需求。“大尺寸和新技術是市場的良藥,存量市場下,必將促進新一輪產品結構升級。”家電行業觀察分析師彭東明表示。
在產品上,各大廠家從低端產品爭搶銷量轉向推高賣新的高端戰略。奧維云網數據顯示,從去年6月開始,2千元以下價格段對比同期大幅減少23%,結構份額主要流向2千~4千元中低端價格段,品質化、高端化成為當下彩電行業的一大趨勢之一。在今年上半年的新品發布階段,基于創新顯示技術的產品也明顯增多。特別是基于Mini LED的量子點電視、OLED電視以及激光電視等,通過這些創新顯示技術來提升產品品質,實現高端化的布局。不難看出,彩電行業高端化進程明顯加速。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