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家庭中,家電產品的普及率已經越來越高。回顧過去,曾有“三大件”的說法,家中擁有電冰箱、電視、洗衣機,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條件了,而現在,這些家電已經很常見,更多的家電產品也不斷用心,除了空調、電熱水器等必需品、凈水器、空氣凈化器、垃圾處理器等新興家電也陸續走入人們的家中。
有趣的是在家電市場中可以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最開始往往是海外品牌較為高調,而當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就會有中國國產品牌做強做大,彎道超車,成為市場主導者。
其實這樣的現象并不罕見,作為熟悉本土市場的國產品牌,更加懂得中國家電市場的趨勢,也更懂得中國用戶的習慣,熟悉中國用戶的心理。為了中國用戶,國產品牌更樂于培育市場,并在產品中融入更多能夠打動中國用戶的要素,來爭取國內的消費者群體。
中國式家電,就是這樣一種產物。如何理解中國式家電?從產品角度來說,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在設計上融入中國元素的家電產品,一種是在設計和功能上符合中國家庭使用場景的家電產品。
第一種,往往在外觀設計上可以直觀體現中國文化的特色。例如,帶有中古古典水墨畫風格的面板,帶有傳統中式風格的復古式設計,甚至還有古典與現代結合的現代中式設計,這樣的設計已經躍出產品的高度,從內涵上無限貼近中國人的祖國情懷和精神家園,在從產品中獲得愉悅的同時也滿足了精神上的需求。
第二種,則更為務實,多為中國家庭場景設計,解決實際痛點。比如針對中式烹飪具有的大油煙特點設計的大吸力油煙機,符合中式餐具結構的大容量洗碗機,空間利用率更高的超薄化冰箱洗衣機產品,都在為中國式家庭場景不斷提供貼合中國本土化現狀的解決方案,甚至有些產品做到了同時解決家裝和功能的雙重需求。
綜合來看,就是國產品牌就是掌握到一個重點需求,那就是本土化需求。本土化需求,在于中國用戶的豐富需求,與中國市場現狀相結合,體現出來最符合當下環境的需求。為了更好的獲取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家電品牌往往要對中國市場的深刻洞察,但在精神層面上,顯然是脫胎與本土市場的中國家電品牌與中國消費者的距離要更近一些。
在產品和技術的推出方面,海外品牌多有過人之處,也時常是技術的先驅者,因此在家電產品中,海外品牌引爆市場,打開局面的情況屢見不鮮,但在長期發展之后,往往是了解本土市場環境的中國品牌對產品加以改良和優化,推出更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和需要的升級型產品,更能收獲消費者的青睞。
行業評論人士認為,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國家電品牌在洞悉中國用戶需求上的相對優勢,和未來中國家電市場發展的趨勢所在:想要掌握中國家電市場,就要掌握中國家電用戶的深層需求,核心需求。換句話說,要先懂得中國家電用戶的心。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