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整體對2022年中國內地經濟和商業前景抱有信心,中國內地將持續在推動全球經濟的復蘇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此,85%的受訪者預計所在企業將在未來三年內增加其在大中華地區的業務活動,尤其是擴大業務至粵港澳大灣區的受訪者比例最高。”1月21日,國際知名專業會計團體澳洲會計師公會發布《2022年中國經濟前景與商界信心調查》顯示,科技應用與創新、ESG和消費領域將是今年企業投資和并購的熱點方向,前景持續向好。
該份報告主要是了解商界專業人士對2022年中國經濟前景與企業發展的看法、信心和整體預期,受訪的財務、會計、金融及商界人士所在企業的行業、類型和規模呈現多元化的特點。
超八成受訪者預計企業今年盈利增加或保持
該調查結果顯示,69%的受訪者預計中國GDP將在2022年實現5%或以上增長;83%的受訪者則預計所在企業2022年盈利水平將有所增加或保持不變,而在其中,47%的受訪者更預計企業盈利增幅將在2%或以上。此外,49%的受訪者預計所在企業在華員工人數將有所增加。
商界對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持樂觀態度,他們的信心主要源自于中國有效的疫情防控、全球經濟復蘇、以及中國政府政策調控在內一系列推動經濟穩定增長的舉措落地。
對于明年經濟發展的挑戰,受訪者們也有做好心理準備。
澳洲會計師公會華南區委員會副會長王舜宜說,全球經濟的不確定風險上行,疫情的反復,加之潛在的國際貿易壁壘等一系列主要挑戰,仍將為許多企業,特別是面臨成本壓力的小微企業,帶來不利影響。
她也提到,政府近期一系列針對小微企業的精準紓困措施是十分及時的,如加強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支持及一系列減稅降費舉措等,這些都將有利于減輕小微企業的財政負擔,降低融資成本。
另外,企業為保持長期的增長和在技術迭代中保持領先,將增加對新技術的投資。
該調查顯示,59%的受訪者預計所在企業將在今年增加對新技術的投資,而47%的受訪者亦預期所在企業2022年的主要戰略重點為“數字化轉型,科技發展與創新”。
此外,調查發現,88%的受訪者表示,所在企業將展開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的相關舉措。
“數字化轉型和創新是業務增長的關鍵驅動力。預計所在企業將增加新技術投資的受訪者比例較之去年增加了兩個百分點,這也是該比例連續兩年保持持續上漲。”澳洲會計師公會華東和華中區委員會會長虞正指出,“在‘十四五’規劃的引領下,5G信號大規模覆蓋、人工智能、區塊鏈和云技術迅速發展等科技推動下,強大的商業科技應用和創新水平將使得中國企業有能力為進一步發展和擴張做好充足準備。
數字經濟、人才服務、金融等在大灣區發展持續向好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重要的增長極之一,該區域的業務發展備受企業重視。
據調查,85%的受訪者預計所在企業將在未來三年內增加其在大中華地區的業務活動,而選擇未來三年內擴大業務至粵港澳大灣區的受訪者比例最高。47%的受訪者預計所在企業會在未來三年中增加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業務活動,可見大灣區的市場規模,龐大的人才庫和強大的創新科技生態圈對尋求增長機會的企業而言,極具吸引力。
王舜宜分析指出,去年,在一系列相關政策和跨境理財通落地等利好的推動下,粵港澳大灣區內產業合作和優勢互補在去年得到進一步增強,各類資源要素的流動亦愈發便捷高效。
從行業來看,該機構認為以下領域今年在大灣區的發展將持續向好:
首先是數字經濟:數字化在提升大灣區整體效能、完善治理、促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包括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和云技術等與之相關的上下游行業,都有望在未來取得進一步發展。
其次是與吸引高端創新人才相配套的一系列行業:包括生命醫療、大健康等有利于人才聚集、新購物中心等消費升級需求的行業也將持續向好。
最后是高端服務業,包括金融、專業注冊會計師等有利于大灣區對接國際高端經貿準則從而進一步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中心的相關行業也將充滿機遇。
她建議,企業應制定針對大灣區消費者個性化特征和需求的中長期計劃,提升產品功能,提供創新服務,把握稅收政策優惠,借助人才優勢,積極探索和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推動企業在大灣區內長期和創新的發展做好整體戰略布局。
“2022年許多基礎項目成果將在年初顯成果,例如互聯互通將得以持續推進,專業人才等創新要素的流通將更加便利,并且隨著商界信心的提升,我們對2022年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王舜宜如是說。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