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輪防疫工作展開,越來越多地區開始提倡企事業單位如非必要,盡量不要回公司辦公。
而即便是在知識密集型的行業領域,企業也非常不愿意員工進行大范圍的長期居家辦公。這時,我們就會爆發一個疑問,明明郵件系統、內部通訊、視頻會議、OA等采購了這么多,居家辦公和現場辦公還是有這么大差距?
只要搜索相關問題,就會收獲一大堆諸如員工歸屬感、面對面交流效率、員工自律性,這樣的無法解決的管理學問題(事實上這些問題在辦公室也很難解決)。而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我們在家中如何復原辦公空間。
我們要把什么帶回家?
試想,如果現在公司通知明天開始居家辦公,你需要把什么東西帶回家?
第一選擇,電腦。
在IT行業高速發展的今天,一臺接入網絡的電腦便可以滿足大部分白領的工作需要。似乎居家辦公成為了一種非常便利、簡單的事情。
而這種認知是從員工角度出發考慮的問題,而站在企業角度看,讓員工把電腦搬回家工作,是極為麻煩且風險巨大的行為,我們把相關的問題進行了拆分羅列:
(1)搬電腦,搬不走環境
為了闡述難點,我們可以套用一個辯論梗:當我們在搬電腦時,其實在搬什么?
生產工具:圖紙渲染、視頻剪輯等工作所需要的高性能終端,而它們往往重量感人。
認證:大量專業應用軟件需要綁定硬盤或主板,不把整機抗走,這些工具根本“不認識我”。
數據:數據是昂貴的生產資料,而電腦硬件中“最弱不禁摔”的又恰恰是存儲硬盤。
上述三個維度還只是基礎,如果是“系統測試”工作,為了復現環境就需要“打包”數據中心了。
(2)比我們想象中更嚴重的安全問題
在今年2月Gartner發布的網絡安全趨勢報告中首先提出了“攻擊面持續擴大”,也就是政企單位的IT風險點增多了,而“居家辦公”與“數字化轉型”是主要原因,前者帶來的直接安全威脅也遠超后者。
為了實現遠程辦公,政企單位的大量終端需要通過互聯網進行訪問,甚至如果終端中病毒還可能通過VPN感染內網,這一情況也與近期頻發到讓人麻木的大規模勒索與數據泄露事件相符。
(3)小區寬帶的“玄學”體驗
相信很多讀者在看完前兩個問題都會想到“云桌面”技術,尤其是VDI,也就是虛擬桌面基礎架構。直接復刻桌面,這樣總行了吧?
這當然是個好選擇,但你忽略了小區寬帶并非辦公專線,其被眾多因素影響的穩定性勢必造成工作體驗與工作效率的直線下滑。
同時,VDI本身也是一種高投資的多點辦公解決方案,無論企業是否此前采購過這些設備,大規模使用都是非常不經濟的選擇。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所有的難點集中在了一個場景,那就是“跨廣域網”。低介入的安全管理、低穩定性接入、低質量的數據傳輸、低自由度終端選擇等,都源于無法直接的解決“跨網”問題。
需求:工作空間,而非工具
“工作空間”并非多么復雜的概念,它所指代的是辦公流程中涉及到的全部要素集合,如果你是一位民國時代的小說家,那么“紙+筆+桌子”就構成了你的工作空間。
時至今日,政企工作人員的“工作空間”已經因為組織內部協作流程變化,開始變得越來越復雜。為了“頭腦風暴”企業需要會議軟件、為了辦公流程清晰企業需要OA等等,而即便身處同一企業,不同崗位也有對辦公有著不一樣的需求。
因此,企業突破居家辦公等“多點辦公”場景,實際上就是在為每一位職能差異化員工打造不依賴辦公室的專屬“工作空間”。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上文提到的因為居家辦公而“搬電腦”,其底層邏輯就是員工打包帶走了“一大塊工作空間”,但這種就只是“一塊”。
為了能夠徹底打破這種場景束縛,讓“多點辦公”真正成為效率利器。近期,銳捷網絡推出的U空間解決方案(UWS統一工作空間),直指當下多點辦公的場景痛點。“無界辦公”“無憂安全”“無縫融合”三大特點可幫助企業輕松實現更高效、更安全、高性價比的多點辦公好體驗。
極簡:隨用隨連&全終端匹配
銳捷U空間支持隨用隨連,通過UWS客戶端可實現一個賬號連接多個辦公桌面,這就達成了使用者“一個賬號走天下”的靈活辦公需求。
然而真正能夠將其成為“工作空間”的還是其超強的適配性,通過U空間獲取公司內全量的辦公環境,包括個人數據、公共數據、桌面、應用等,為用戶開啟多點辦公新模式,確保辦公不因缺少辦公環境而中斷。與傳統遠程桌面或VDI桌面接入需復雜配置不同,U空間支持模糊搜索公司名稱快速接入辦公環境的“小白用戶模式”,帶來更靈活、便捷、無障礙的應用好體驗。
U空間提供桌面、手機多種客戶端,并支持桌面、文件兩種使用方式以滿足不同場景下的辦公。并且當使用者在遠程操作時,公司內桌面保持黑屏,可有效保護隱私。
迅捷:傳輸協議與傳輸技術突破
針對跨廣域網的辦公場景中,“慢”毫無疑問是原罪。再穩定、安全、可靠的桌面解決方案,如果在使用過程中給用戶的體驗是卡頓、等待、讀條,都不能被稱為好方案。
為此,U空間使用銳捷網絡自研的EST傳輸協議,這一協議經過8年實踐完善,已經可以勝任跨廣域網的特殊場景,對于網絡狀態、帶寬這些非常敏感的場景會做針對性的分析,從而進行調整控制,從而最大化保障使用者的辦公體驗。
支撐上述功能的是銳捷網絡長期研究的RUTP的傳輸技術,這一技術融合了UDP或TCP各自的優勢,尤其在網絡較差或不穩定場景中更能發揮出自身優勢。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把“跨域”理解為水流通過管子流動。
在“水”從發送端到接收端的流動中,TCP強調可靠性。
TCP:“水”過去了,接收端沒給回應?那就必須重來!(即數據重傳)
UDP在這里過程中則更加簡單粗暴,抓取來自應用程序的數據,并盡可能快地把它扔到網絡上。
UDP:要運一噸水和一頓可樂?沒關系都扔進去吧,管子自己知道能運多少!(吞吐量只受應用軟件生成數據的速率、傳輸帶寬、 源端和終端主機性能的限制)
很明顯,兩種方法都不夠完美!
由銳捷研發的RUTP傳輸技術則對兩者進行了兼顧。RUTP傳輸協議對擁塞控制算法做了改進,使得數據重傳更快,延時更小,提高了傳輸效率。同時,也不再基于丟包判斷并且也不再使用線性增乘性減策略來維護擁塞窗口,而是分別采樣估計極大帶寬和極小延時,并用二者乘積作為發送窗口,而且引入一些機制限制數據發送速率來降低沖擊。
總結來說,就是通過不斷探測“水管容量”從而得出傳輸方式不浪費傳輸空間、也不沖爆水管的最優解!
在這樣的技術加持下,U空間的使用體驗自然也就更好。
安全:讓老板放心的多點辦公
如果你近期關注安全圈新聞,你就會發現,動輒數以百計的終端被鎖、數據庫中敏感信息在暗網公開售賣、郵件被公開、甚至還有企業的比特幣直接被盜,面對“數據泄露”只有兩個字評價——麻了。
為此,銳捷網絡U空間在用戶接入后,管理員可直接進行安全策略設置,精細化日志審計功能,可實現辦公環境接入過程中賬戶登錄、行為管控、日志審計全程安全管理。
這樣的設計也徹底杜絕了“筆記本電腦+VPN”接入方式帶來的橫向病毒感染隱患。
在U空間辦公模式中,使用者的終端并不參與辦公,工作環境全部運行在U空間上,也就是數據并不落地,也就讓信息更家安全。
此外,U空間還有包括防截屏、明暗水印等多種管控手段防止企業內重要數字資產外泄。
造成多點辦公的困境的本質上是場景變化,而銳捷網絡長期以來的研發視角便是聚焦于用戶真實場景,并且這一理念已經滲透進公司各項解決方案的方方面面。觀察場景、發現問題、調整方案、反復論證,這一邏輯已經成為銳捷網絡不斷打動客戶的致勝法寶。
當下,全球疫情讓人們極為平常的辦公都出現了諸多不便,但這一情況也在倒逼企業開始提升自身的“多點辦公”能力、打破辦公場景中空間的束縛。U空間的誕生可以說是銳捷網絡在該場景市場中的一次重要突破,后續公司專家也將繼續深挖場景,以匠人之心打磨產品、方案,更好地助力用戶構建統一、安全、融合的個人專屬辦公空間。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