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在多個領域都取得了質的飛躍,尤其是科技領域,我國企業所研發的手機一度成為世界最暢銷的品牌,然而因為美國的惡意打壓,現在中國手機國際市場越來越緊縮。而就在這時,印度又突然開始打擊中國企業,試圖借此機會“撈錢”。
據海外網消息,印度卡納塔克邦高等法院駁回了中企小米公司印度分部的申訴。對此,小米相關負責人表示,印方政府這一舉動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可以保證小米在印度的所有運營都是按照當地法律進行的,絕對沒有違法亂紀,印方政府的舉動令人不解。
【資料圖】
截止目前為止,印度有關執法部門已經扣押小米印度分部的555.127億盧比(約46.63億人民幣)將近一年的時間,去年五月,印方有關部門以中企違反國際管理法為名,將多家中企的資金凍結。
期間,多家企業向有關部門提起申訴,想要拿回屬于自己的錢,卻無一例外被駁回。很明顯,印度這是打算將這一大筆資金占為己有。
面對印度的流氓舉動,中國外交部在去年五月就曾發出過警告,希望印度能夠為中國企業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否則按照這一趨勢發展下去,日后將徹底沒有企業愿意進入印度市場。
這并不是印度第一次針對中國,早在2020年兩國發生沖突之后,印度就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理由,禁止了中國300多款手機APP,給中企在印投資增添了很多限制。
其實不僅僅是中國,連英國也曾被其針對,在2007年時,英企沃達豐在收購了李嘉誠位于印度的電訊業務之后,為了躲避稅務,他們在其他地區開戶。
一開始所有人都認為印度拿這件事情毫無辦法,可沒想到印方政府決定開了一張高達26億美元的罰單,雖然最終英國官司勝利,但印方并未放棄。
印度隨后就修改了所得稅法,甚至還聲稱法律是從1961年開始實施的,要求英方給錢,但是英國企業也并不是好欺負的,最終直接將訴狀遞到了國際法庭,最終印度一分錢也沒拿上。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撤離印度市場,印度政府不以為然,甚至還興致勃勃地發展經濟,提出了多個目標,想要讓自己成為“另一個中國”,取代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
如今經濟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按理說按照目前的趨勢,應該是世界各國加強合作,推動國際經濟不斷發展,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
然而印度不僅沒有為各國企業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良好市場,甚至還惡意針對來自其他國家的企業,他們這種只顧眼前利益的行為,最終只會將自己推向深淵。
責任編輯:Rex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