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玩家》讓無數人知道了VR,知道了元宇宙。
(資料圖片)
于是,想要嘗鮮的人,如過江之鯽。
只需要一個VR頭顯設備,就能感受到虛擬和現實的交融。
用戶想體驗這種沉浸感,目前有兩種途徑,一是在線下VR體驗館,二是買一臺VR眼鏡。
用戶用錢包投票的結果如何呢?
線下VR體驗館起源于2015年前后的VR行業熱潮,曾一度被認為是VR產業最快實現商業化變現的途徑。
據市場分析機構Greenlight Insights發布的線下VR市場調查報告,全球范圍內線下VR體驗館的數量將在2023年增長到24500個。
媒體報道稱,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購物中心、大型商場里,隨處可見一家家的VR體驗館。
這些體驗館或大或小,大的有上百平米,小的有十幾平米;或以獨立門店形式存在,或在商場走廊上簡單直接地擺幾臺設備。
這些線下VR體驗館的游戲類型主要有三類,分別為VR主題公園,VR影院和VR單人游戲。
其中,以提供蛋椅、賽車等小型VR游戲設備為主的VR單人游戲體驗館最多:只要坐上游戲設備、帶上VR眼鏡,用戶就可以沉浸式地體驗射擊、過山車、觀影等多種類型的游戲。
據體驗館老板介紹,周末的下午到晚間是線下VR體驗店最擁擠的時刻,不僅座無虛席,甚至可能要排隊才能玩上項目,其中兒童居多。
據樂客VR方面數據,全國門店現階段已在全國范圍內開出超過400家門店,預計2023年底將突破1000家。
門店平均有70%的營收來自于會員的長期付費;42%的會員在卡內余額花完后選擇續費,其中很多都是家長帶孩子一起來體驗VR。
與線下體驗店成為鮮明對比的是VR眼鏡的銷售。
去年9月字節跳動旗下的VR廠商發布了PICO 4,結果并不樂觀。
據Sandalwood公開數據顯示,新品發布半個月有余,其電商累計銷量僅為4.6萬臺。
新浪科技報道稱,前HTC VIVE資深技術專家表示,目前每賣出一部PICO4,PICO可能虧損千元左右。
PICO2023年全年的銷量目標下調50%至50萬臺左右,其中,國內C端銷量目標為35萬臺,B端市場為15萬臺。
不僅僅是國產VR眼鏡有此問題。
近日,索尼PS VR2正式在全球范圍內發售,該設備僅能在索尼PS5中運行,國行售價為4499元,包含PS VR2頭戴裝置、控制器和立體聲耳機。
隨即,據彭博社的說法,PS VR2的預售表現非常不樂觀,索尼已經決定將PS VR2本季度的出貨量下調為100萬臺左右,基本上是原有計劃的一半。
在此之前,索尼原本計劃在今年出貨150萬臺PS VR2,不過會根據具體的市場需求進行微調。
為何會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情況?
到底VR香不香?
對此,財經網黃楊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這不過就是昔日家用游戲機和街機廳游戲機的往事,在《頭號玩家》上重演。
本質上來說,VR對于用戶來說,并非剛需,只能算垂直小眾需求,屬于長尾,因此直接擁有的銷量很容易觸及天花板。
但VR體驗館則形成一種對線下長尾的聚合,且體驗更加豐富,設備更加完善,即低頻用戶的嘗試和體驗所在。
類似于大多數人不會購買一臺按摩椅,卻可能時不時在線下功能更豐富一些的共享按摩椅上嘗試。
一直以來,在國內家用游戲主機市場,就存在線下體驗館這個長尾聚合器,VR體驗館可以看做是這種門店的迭代和升級。
又或者可以將家用VR眼鏡和線下體驗店,對比昔日的家用游戲及和街機廳。
面向消費市場的VR眼鏡,無論是便攜式還是倉式大型設備,都缺少真正引爆消費欲望的內容。
這和十余年來電影領域中3D電影的體驗感并沒有太多增強、難以真正刺激消費欲望相似。
能否提供顛覆2D格局的體驗,其實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而是否能用更加新奇特的方式達成沉浸感,則是破局的關鍵。
無論是VR,還是3D電影。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產業評論人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