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至28日,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舉辦,系統展示了數字化發展的最新實踐成果。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積極參與者,華為已連續多屆參加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本次峰會上,華為電力數字化軍團參與了智慧能源分論壇和物聯網分論壇,就數字技術如何賦能電力產業發展,躍升電力場景數字生產力,助力新型能源體系,提出了深入思考。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電力數字化軍團CEO孫福友
(相關資料圖)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面向2030,電力行業實現“雙碳”目標極具挑戰。從當前形勢來看,“十四五”將是電力數字化實現跨越式發展重要機遇期。
華為公司副總裁、電力數字化軍團CEO孫福友認為,“電力供應安全和連續性是數字中國的基礎,在新型電力系統和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數據已成為核心生產要素。數字化解決不了電力的原理性問題,但比特能增值瓦特,數字化可以支撐新型電力系統重大課題、方向性和體系性問題的解決。”并從三方面進行闡述。
電力安全是數字中國的基礎,新型電力系統同樣需要確保數字空間安全
電力供應安全和連續性是數字中國的基礎,在新型電力系統和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數據已經成為核心生產要素,如何確保新型電力系統數字空間的安全。華為認為:一是要確保根技術的突破。沒有根技術的可信可控,就沒有產業的可信可控,更談不上長期高質量的發展。二是軟件要從過程和結果兩個層面實現可信,具備內生安全和縱深防御能力;硬件關鍵器件要確保在極端場景下的端到端供應安全。三是關注生態構建,當前中國的數字能力還是弱生態階段,需要有一定的培育期,并且要壓強式投入,力量不能分散,要體系化針對斷裂點布局和強有力的單項突破,并構筑一個健康的產業生態。四是要兼顧安全和發展,不能把二者對立起來。其中安全是底線,要考慮極端場景下如何確保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把諸多的復雜要素進行統籌規劃,如能源轉型、數字化轉型、安全體系等,避免顧此失彼或來回翻“烙餅“。同時要積極吸收全球先進的技術理念和思想,加強國際合作與競爭,開放的系統才更有生命力。
電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已走入深水區
電力企業在信息化第一階段,已經通過IT及流程沉淀了大量的優秀實踐。當前正處于第二階段,典型特征是數字技術與場景深度結合才能解決問題,創造價值。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電力企業一定會走向第三階段,即由戰略驅動的業務變革。以某省配電物聯網的先進實踐為例,華為通過邊側融合終端算力化,把臺區數據進行匯聚,并運行一組APP;通過三臺進行海量數據的交互和使能;通過云上拖拉拽編程,進行自助式開發;在“云-管-邊-端”的體系下三者之間進行海量的數據協同、應用協同、運維協同和AI協同。充分發揮了數字技術在邊緣智能、泛在互聯、算力存儲、算法應用等方面的重要使能價值。
華為聚焦數字化領域擅長的部分,攜手產業公司、生態伙伴共同為客戶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面對配電物聯網和配電通信網的挑戰,華為需要改變工作習慣,從電力業務出發、從電力場景出發,為場景找技術,而不是靠單一的技術包打天下。2022年3月30日華為電力數字化軍團成立,經過近一年配電物聯網和數字換流站等場景化方案的深入實踐,華為對術業有專攻已經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從智慧電廠到配電物聯網,華為始終聚焦主航道,從行業視角為場景找技術,聯合更多解決方案伙伴,將數字化技術向電力行業輻射得更深、更廣。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面向未來,華為將會更堅定的聚焦數字化領域中華為所擅長的部分,堅持與產業公司深度合作,共同攜手生態,共同助力電力產業數字化,持續為電力行業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