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選·核心觀點
核心邏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高頻、高功率趨勢下對軟磁材料要求高電阻率、高功率、高飽和磁通密度和低能耗。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禁帶寬度大、擊穿電場高、熱導率大、電子飽和漂移速度高、介電常數小等性能,應用于新能源車、服務器電源、數據中心等諸多領域。SiC器件擁有更小的尺寸和更低的開關頻率損耗,整體實現高頻化、高功率密度的發展趨勢,同時對配套的磁性元件也要求向高頻化、高功率、微型化、節能化的方向發展。軟磁磁芯是決定磁性元件性能的關鍵上游材料,因此對軟磁材料的選擇要求高電阻率、高功率、高飽和磁通密度和低能耗。
金屬磁粉芯是高頻、高功率趨勢下的最契合軟磁材料。目前軟磁材料根據性能和使用功能不同,主要分為硅鋼片、軟磁鐵氧體、合金粉芯、非晶納米晶幾大類。軟磁復合材料(金屬磁粉芯)通過在基體鐵磁性顆粒表面包覆至少一層絕緣層來達到增加電阻率,減少渦流損耗,綜合了鐵氧體軟磁和傳統金屬軟磁特性,同時具有損耗低、磁導率高、飽和磁感強度高、電阻率高、優良的磁和熱各向同性、工作頻率范圍較寬等特點,為磁性器件的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化、節能化提供了可能,更加契合第三代半導體下的應用場景。
新能源車、充電樁、光伏儲能等場景帶動磁元件與磁粉芯市場規模不斷擴張。磁性元件在新能源車中主要用于OBC、DC-DC轉換器、逆變器、電驅&電控、BMS等場景,預計25年磁性元件市場規模304億元,CAGR為49%,磁粉芯市場規模30億元。磁性元件在充電樁主要用于充電器的高頻PFC電感等,起儲能、濾波作用,快充直流充電樁較傳統交流充電樁對磁性元件的需求量更大,預計25年磁性元件市場規模147億元,CAGR為46%,磁粉芯市場規模15億元。磁性元件是光伏儲能核心部件逆變器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Boost升壓電感和逆變電感等。組串式占比提升帶動磁粉芯滲透率逐年提升,預計25年磁性元件市場規模131億元,CAGR為32%,磁粉芯市場規模35億元。
AI算力需求下芯片電感用金屬磁粉芯滲透率提升。金屬磁粉芯更加順應消費電子電感高頻化、片式化、微型化的發展趨勢。芯片電感為芯片前端供電,廣泛應用于通訊電源、GPU、FPGA、電源模組等領域。GPU供電在滿載功率下高電流導致外圍元件損耗占比較大,磁粉芯相比鐵氧體制成的芯片電感體積更小,適應大電流趨勢,降低銅損,提高工作效率。由于GPU數量的增加,AI服務器相較普通服務器芯片電感價值量多60%-220%。根據Trendforce預測,23年AI服務器出貨量近120萬臺,同增38.4%,占整體服務器出貨量近 9%。預計25年全球服務器芯片電感市場規模18.1億元。隨著AI服務器在整體服務器中占比持續提升,芯片電感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
磁性元件加速國產替代,磁粉芯技術壁壘高筑。國內磁性元件企業在光伏領域依靠逆變器產業鏈本土優勢已基本實現國產替代,車用磁性元件高端產品仍以海外企業勝美達、TDK、太陽誘電為主導,車用普通品和充電樁用磁性元件目前被國內企業可立克、海光電子、京泉華等本土企業逐步滲透。磁粉芯制造工藝復雜,客戶認證程序繁瑣,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和市場壁壘,競爭格局較為集中,且定制化需求下產業鏈協同效應凸顯,磁粉芯企業若同時具備向上磁粉制備、包覆和向下磁元件設計能力,競爭優勢將更加顯著。國內企業鉑科新材整合了磁性材料產業鏈從磁粉到電感元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環節,而對于專注于粉末材料或電感設計的企業向磁粉芯環節擴展則難度較大。
投資建議&投資標的
金屬磁粉芯磁導率高、飽和磁感強度高、電阻率高等優點,是高頻、高功率半導體器件趨勢下的發展最快速的軟磁材料,跟隨下游磁性元件在光儲、新能源車、充電樁、高端消費電子等領域市場規模不斷擴張,AI算力需求下芯片電感用磁粉芯滲透率提升。建議關注磁性元件產業鏈企業鉑科新材、龍磁科技、可立克(電子組覆蓋)等。
風險提示
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下游行業景氣度不及預期風險。
責任編輯:Rex_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