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這次的One More Thing,會再次顛覆市場嗎?
(資料圖片)
北京時間6月6日凌晨1點,蘋果開發者大會WWDC 2023主題演講開幕。本次WWDC的口號是“碼出新宇宙(Code new worlds)”,發布會開始前幾小時,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在他的個人賬戶上宣傳,稱“本屆全球開發者大會將是蘋果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屆開發者大會”——對于互聯網產業來說,蘋果開發者大會確實是全球矚目的盛事。
但是,這次的蘋果還能夠再次做到“顛覆市場”嗎?為什么有從業者認為這次的One More Thing給VR行業“最少續命了10年”?
One More Thing時刻
在過往的大會上,“One More Thing”環節一向是重頭戲。但在蘋果新推出的產品越來越被詬病“同質化”“無新意”的現在,觀眾對于這一環節的期待值有所下降。
但今年有所不同:庫克這次終于帶來了醞釀已久的蘋果第一款混合現實頭盔——Vision Pro。
坊間早有消息預言這款頭戴設備,而人們的期待值忠實地體現在了股票市場。在WWDC之前,蘋果公司股價刷新歷史新高,美股開盤一度漲超2%。
然而,當Vision Pro的價格公布后,該股價迅速跳水,尾盤一度跌超1%。
但對于蘋果來說,這個價格似乎并不算“高估”,畢竟它屬于“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硬核產品。這款頭顯歷經了七年研發、多次“跳票”——該公司一度計劃在2022年6月推出該產品,但后來推遲到2023年1月左右,接著又被推遲至春季發布;到了2月份,又有知情人士透露,推出計劃從4月左右推遲到了6月份。
Vision Pro采用世界上第一個空間操作系統visionOS,使用戶能夠以身臨其境的方式與數字內容進行交互。庫克表示,Apple Vision Pro“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其性能、沉浸感和功能只有蘋果才能提供。”
Apple技術開發集團副總裁Mike Rockwell強調了創新背后的大量工作,他說:“第一臺空間計算機需要在系統的每個方面進行創新升級工作。通過硬件和軟件的緊密集成。這是一款緊湊型、可穿戴外形的獨立空間計算機,是有史以來最先進的個人電子設備。”
根據會上公布的信息,Vision Pro是一款集成了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功能的頭戴式設備,采用蘋果M2+R1雙芯片設計。
與iPhone芯片作用類似,Vision Pro中的M2芯片也將提供頂尖的計算性能,還能在設備運行中保持舒適溫度和幾乎無聲;另一顆全新的R1芯片則是專為“具有挑戰性的實時傳感器處理任務”而設計,它能處理來自Vision Pro設備上12個攝像頭、5個傳感器和6個麥克風的輸入。
顯示方面,Vision Pro頭顯采用 3P Pancake+Micro OLED方案,屏幕分辨率超過4K。
在其他頭戴式系統中,傳感器和顯示器之間的延遲可能導致使用者在運動中出現不適,也就是俗稱的“暈VR”。
而R1芯片幾乎消除了將新圖像傳輸到顯示器的延遲——畫面延遲被控制在12毫秒內,相當于人眨眼時長的八分之一,這很有可能將大大消除長期佩戴VR頭顯帶來的不適感。
更引人矚目的是,Vision Pro并不采用手柄或鼠標之類的外設來進行控制,而是使用眼球追蹤和手勢操控。發言人將Vision Pro的視覺體驗概括為“一個完全三維的界面;一個只用你的眼睛、手和聲音就能神奇控制的界面”。
Vision Pro可投射一個巨大的電影屏幕,還可捕捉或播放三維視頻。迪士尼CEO羅伯特·伊格爾參加了蘋果WWDC 2023,他在預先錄制的視頻中表示,一旦Vision Pro發貨,迪士尼將為其提供流媒體服務。在蘋果官方的演示視頻中,用戶可以身臨其境般觀看《星球大戰》等特效大片,還可同時觀看多場體育比賽。
此外,Vision Pro還具有虹膜掃描進行身份驗證、虛擬形象建模等功能。
而續航方面,如果用線連著外接電池,續航時間為2小時左右,電池可以放在口袋里或身上其他位置,當然也可以連著電源線使用。
Vision Pro并不會將用戶與外界隔絕,當有人在附近時,Vision Pro會將用戶眼睛的圖像顯示在設備的外部,附近的人會出現在用戶的視野內。
整個發布會期間,庫克并未明確說明這款產品究竟叫“頭顯”還是“眼鏡”,叫 “VR”還是“AR”,而是提出了“首個空間計算系統平臺”的概念,這也是蘋果對于Vision Pro的定位。
“正如Mac將我們帶入個人計算時代,iPhone將我們帶入移動計算時代,那么Vision Pro則將我們帶入空間計算時代。”庫克表示。空間計算(spatial computing)是指無縫地混合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讓兩個世界可以相互感知、理解和交互,創造前所未有的體驗。
VR行業的“救命稻草”?
有媒體稱,現場一位VR從業者認為,蘋果這款頭顯產品“給VR行業最少續命10年。”
但事實真的如此美好嗎?
VR設備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讓它始終處于不溫不火的尷尬境地。“暈VR”是源于人眼處理圖像速度和VR眼鏡計算和顯示速度之間的鴻溝;過小的顯示屏幕又大大限制了像素點的精度,讓“VR柵格”成為幾乎所有產品的共性缺陷。
此外,缺乏內容、沒有平臺也讓人對VR的熱情僅限于淺嘗輒止。
很多人認為,爆火后又啞火的“元宇宙”概念是VR/AR行業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
Apple在WWDC 2023上發布的Apple Vision Pro表明該公司對元宇宙的潛力充滿信心,Apple的方法與其競爭對手不同,旨在通過增強數據集成并利用其現有的硬件、軟件和生態系統來吸引更廣泛的受眾。
作為元宇宙最基礎的的接入設施,VR公司紛紛乘著相關概念的東風起飛,但又再一次落回現實的地面。今年2月,微軟解散了成立僅四個月的工業元宇宙部門;3月30日,華特·迪士尼公司宣布撤銷開發元宇宙戰略的小型部門;“元宇宙狂熱分子”馬克·扎克伯格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自己“更關注人工智能”;字節跳動旗下的虛擬現實品牌PICO事業部計劃裁員300多人;騰訊宣布XR(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等沉浸式技術的總稱)全線崗位取消。
VR社交產品Horizon Worlds的業績慘淡。Meta元宇宙部門“現實實驗室”在2022年第四季度僅實現營收7.27億美元,同比下降17.1%,期內虧損額達42.79億美元,使其2022年總運營虧損達到137.17億美元。而在2021年,該部門也處于虧損狀態,虧損額達101.93億美元。
在整個行業處于去路迷茫的窗口期,蘋果的這款設備無疑成為了從業者的一劑強心劑和救命稻草。
根據蘋果目前公開的數據來看,Vision Pro似乎的確解決了很多VR設備固有的缺陷。計算方面,其搭載的兩顆芯片M2和R1能夠解決計算和顯示速度不足的問題,其中M2芯片比M1系統芯片在多線程CPU負載上提高18%的性能,在GPU為主的負載上提高35%性能,包含大約200億個晶體管,比M1多40億(25%),比A15多50億,制作工藝為蘋果所謂的“第二代5納米”制程。而專供顯示計算的R1芯片是蘋果專門為其首款MR頭顯設備Vision Pro研制的,可以消滅畫面延遲。顯示方面,Apple Vision Pro采用micro-OLED材質,單眼分辨率為2300萬像素,并采用漸成趨勢的“超短焦光學折疊光路”(Pancake)方案,能夠大幅減少AR/VR鏡頭體積,具有成像品質更好、畫面畸變小、可調節屈光度等優點,有很大可能改善柵格現象。
此外,在內容方面,蘋果稱其支持iOS和Mac OS的所有軟件——但從目前的demo視頻來看,這里說的主要還是2D內容,也就是在眼前的空中直接顯示一個平面的屏幕,投射手機和電腦屏幕中顯示的內容。
但根據此前發布的其他VR設備的情況來看,能夠帶來最大的內容變革的依舊是3D內容,目前蘋果所揭示的使用方式依然與其他VR設備平臺中的“在線觀影”并無本質區別,最大的區別可能是在于它制造的混合現實,也就是投影的環境并不是黑色的背景,而是現實中的景象。但也僅此而已了。
其實,顯示和計算只是使用者最直接的感受,而蘋果過往最大的優勢之一是它的生態系統。在此之前出現的那些紛繁多樣的iOS軟件開發、各種不同的游戲業態,大多是基于蘋果完善的底層架構和相對友好開放的開發平臺,而在混合現實這個領域,如果能將這個優勢發揮到最大,或許真的可以改變VR行業一片蕭瑟的景象。
能否拯救蘋果利潤“負增長”?
Vision pro發布,拯救的或許不只是VR行業,更多的是蘋果本身。
從近兩個季度蘋果營收和凈利潤增速看,Vision pro的推出“正當時”。從2023財年第一季開始,蘋果營收和凈利潤就處于“負增長”狀態。
據財報顯示,2023財年Q1至Q2,蘋果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5.48%及-2.51%;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3.38%及-3.4%。
從營收構成看,iPhone、Mac、iPad、可穿戴設備等硬件收入的下滑是蘋果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的主要原因。
2023財年第一季度,iPhone營收657.75億美元,同比2022財年第一季度下滑了8.17%;Mac收入77.4億美元,同比下滑29%;iPad收入93.96億美元,同比增長30.5%;可穿戴設備、家居和配件收入134.82億美元,同比下滑8.29%。
2023財年第二季度,除iPhone收入同比增長2%外,Mac、iPad、可穿戴設備等給蘋果帶來的收入都處于下滑狀態,同比增速分別為-31%、-13%、-1%、
在消費電子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蘋果無疑需要新的硬件產品來填補營收下滑的空缺。不過,MR頭顯還未量產,Vision pro能否像iPhone一樣成為蘋果下一個印鈔機還是未知數。
蘋果并沒有在發布會現場透露首批Vision Pro的產量。而據The Information預測,Vision Pro第一年的出貨量或不到50萬臺。對比iPhone去年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近2.32億部的出貨量,短期內Vision Pro還無法成為蘋果的營收主力。
延伸閱讀
今年蘋果 WWDC 的發布會時長超過兩個小時。如果說過去幾年WWDC發布會上硬件還只是點綴,蘋果更希望強調軟件方面的進展的話,那么今年完全是“軟硬并重”。雖然還是照顧了開發者的部分,但把這次理解為一個獨立的“夏季發布會”也沒有任何問題。
App Store在2008年上線,今年是App Store上線15周年。庫克在發布會一開始也提到了這個節點。而這次發布會的含金量應該也完全夠得上這個里程碑節點了。
15 英寸 MacBookAir 亮相,強調輕薄、高性能和長續航
首先亮相的是15英寸MacBookAir,它有午夜色、星空色、深空灰和銀色4種配色,機身厚度11.5mm,重量不到1.5kg,這是目前市面上最輕薄的15英寸筆記本電腦之一。
它配置了15.3英寸Liquid視網膜屏,這塊屏幕支持10億色,亮度最高到500nit,5mm寬的窄邊框設計也進一步提升了視覺感受。
它內置了1080p高清攝像頭搭配3麥克風陣列,來實現高品質的視頻通話,同時有6揚聲器系統,并支持空間音頻體驗。此外它也有完善的連接能力,它采用MagSafe充電口,有2個雷靂口(能支持外接一臺 6K 顯示器),同時還保留了 3.5mm耳機孔。
它也仍然有著強勁的性能,它內置M2芯片,由8核心CPU、10核心GPU及16核心神經網絡引擎組成,它還具備最高24GB的統一內存。因為采用無風扇設計,它能在工作時保持安靜。同時它還有著18小時的續航,延續了MacBookAir這一產品線的傳統強項。
15英寸MacBookAir目前已經在蘋果中國官網上線,它的256GB和512GB固態硬盤版本分別是10499和11999 元。
同時去年發布的M2芯片版13英寸MacBook Air的起始價調整到了8999 元,比之前下降了500元。
Mac Studio 和 Mac Pro 更新,它們都用上了全新的 M2 Ultra
隨后亮相的是兩款Pro級的Mac。首先是Mac Studio,它先是帶來了搭載M2 Max芯片的版本,而隨后蘋果發布了M2 Ultra,這是在今年1月發布M2Pro和 M2Max之后,M2系列的最強芯片(這個命名方式和之前M1系列一致,因此這也是完全可預料的全新芯片)。
蘋果打造芯片的方式也非常簡單直接,第二代5納米工藝制造的M2 Ultra就是由兩顆 M2 Max連在一起實現的,這讓它具備了24核的CPU、76核的GPU以及32核的神經網絡引擎,而統一內存最高支持到了192GB。
基于M2 Ultra,設備能支持多達6臺Pro Display XDR,驅動超過1億像素,而在視頻處理時,設備能同時播放22個8K ProRes 422視頻流。用蘋果硬件技術高級副總裁Johny Srouji的話說,M2 Ultra是“有史以來個人電腦的最強芯片”。
Mac Studio和Mac Pro現在也都內置了M2 Ultra,前者仍然延續了小巧的體型和出色的連接性,而后者作為蘋果面向專業用戶的頂級硬件,現在也用上了最頂級芯片(還特別提到多媒體處理性能相當于內置了7張Afterburner加速卡)。
并且它還保留了極強的連接和擴展性,它提供了8個雷靂接口、2 個HDMI端口和7個PCIe插槽(有6個是第4代PCIe),其中HDMI支持48Gb/s高帶寬、8K分辨率和240Hz刷新率,而PCIe插槽將方便用戶擴展音頻和視頻I/O或者固態硬盤等等。
價格的話,Mac Studio的M2 Max和M2 Ultra版本起始價分別是16499和32999元,Mac Pro只提供了M2 Ultra的版本,但它有塔式(立著的)和機架式(倒下橫著放的)兩種,起始價分別是55999和59999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兩條Mac產品線完成芯片更新后,Mac向蘋果自家芯片的過渡已經正式完成。(2020年11月發布M1時,蘋果計劃是兩年時間把Mac產品線全部過渡到自家芯片,最終稍微延后了一點,但應該沒人會在意)
iOS 17:AirDrop 迎來升級,“Siri”代替了“Hey Siri”
雖然每年 WWDC發布會重點應該是介紹幾大系統的更新,但在今年,幾大系統的更新幅度似乎沒那么大。比如這次的iOS 17就是主要帶來了一些個性化的部分——比如用戶可以設置自己的形象,在給對方撥打電話時,對方屏幕上會顯示自己設置的內容(并且提到中文和日文支持豎向排版)……
電話時,對方如果語音留言,會實時轉成文字,這樣用戶可以判斷要不要馬上接起來(同時強調了這種轉錄的隱私安全);FaceTime時如果打給對方但對方沒接,可以直接以視頻方式留言。
還有Messages,它加強了搜索功能,支持快捷跳轉第一條未讀消息,還能通過位置共享等技術實現"平安確認"(Check In),讓親友知道自己已經到達了目的地。
一個可能實用性最高的升級是在AirDrop的部分,這次有一個新的“交換電話”(NameDrop)功能,兩部iPhone靠在一起時可以交換彼此的手機號、郵箱或個人自定義形象(就是之前自定義顯示在對方屏幕上的那個),并且這樣靠在一起還能同播共享音樂,并支持開發者做更多的設計。
這讓我們可以更輕松的交換電話號碼,以及在AirDrop時更加直觀,不需要去界面下選擇對方的頭像。
此外,iOS 17的鍵盤輸入更加智能,自動糾正“有著前所未有的準確度”(演示時主要還是英文場景),并能通過神經網絡引擎的支持下實現預測打字等。
同時這次iOS 17新增了全新的“手記”app,它會智能集合多個app的信息來幫助用戶完成寫日記——在蘋果看來,寫日記不僅是記錄自己的生活,還是自我療愈的方式。
還有兩個小細節,一是iOS 17新增了“待機”(Stand by)功能,比如充電時橫置手機,會有專門的界面,這樣可以把iPhone當成鬧鐘來使用,這一界面也支持小組件疊放;二是語音助手的部分,現在“Siri”代替了“Hey Siri”,這也是此前很多人都預測過的改變。
按部就班的升級,iPadOS 17和macOS Sonoma亮點不多
兩大系統放在一起說,主要是重要的升級點實在是不多。
iPadOS 17這邊加強了小組件,這樣在桌面上可以直接完成很多應用的很多操作。同時“健康”app首次加入到了iPad上,通過整合多個設備的數據,用戶可以在iPad上管理自己的健身進程乃至用藥等,對于開發者來說也是新的機會。
macOS這邊則是確認了新系統的名字叫“Sonoma”(索諾瑪。加州北部著名的葡萄酒產地),它有著全新的屏幕保護程序——會慢放全球的風景,而進桌面后風景圖會靜止下來,同時系統的Widgets(小組件)可以拉到桌面固定,方便隨時看到。
游戲部分請到了小島秀夫,小島秀夫介紹了《死亡擱淺》的Mac版(準確的說是《死亡擱淺:導演剪輯版》),游戲會在今年稍晚時登陸Mac App Store。同時小島秀夫也提到在準備把更多的作品發布到蘋果平臺。
macOS上還有兩個新功能值得留意,一是在視頻會議的部分,蘋果通過神經網絡引擎的驅動,讓發言者的人像和背景分開,從而提升發言人的存在感,甚至可以用手勢觸發視頻互動特效,"景深和對焦都是電影級別的"。
另一個是在Safari這邊,除了繼續強調隱私保護,這次還提到可以把網頁像app一樣添加到擴展塢里面,這相當于是可以給任何網站生成一個app,它還可以搭配"臺前調度"等功能,也能在右上角以信息的方式接收網站上的通知。
第二代 AirPods Pro 迎來三大全新功能
“音頻和家庭功能”環節雖然tvOS和Apple TV也是主角,但這次幾乎沒什么新內容。tvOS 17重新設計了控制中心,同時配合Apple TV 4K帶來了全新的FaceTime和視頻會議功能——用戶能直接從Apple TV上發起通話,隨后通過電視屏幕看到對方,并通過自己的iPhone或iPad的攝像頭讓對方看到自己。
同時蘋果提到了對AirPlay(隔空播放)以及CarPlay的加強,蘋果計劃將AirPlay功能開放給酒店,這樣用戶通過掃描酒店房間的二維碼就能完成配對,蘋果計劃年底前開始向酒店推開;而基于全新的CarPlay,乘客(而不是只有駕駛員)也能快捷連接到車載系統上來播放自己的歌單。
在此基礎上,“對話感知”是讓用戶即便戴著耳機開著降噪,但只要用戶開口說話,耳機里的音量就會自動減少(這樣走在路上如果有人打招呼,用戶可以直接對話而不需要摘下耳機或者按播放暫停),或者當用戶用耳機接聽電話時,耳機會自動減少周圍噪音等。
同時蘋果還提到“自動切換”也做了升級,“使得AirPods在不同的蘋果設備間的切換更便捷”——這部分在過去其實被用戶詬病,比如耳機能從Mac自動切換到iPhone上,但卻不能從iPhone自動切換回Mac,這部分我們可以期待看看會不會有變化。
watchOS 10:全新的設計實現更快速地讀取信息、兩款新表盤、運動功能繼續加強
這次watchOS 10的界面做了全新的設計,同時強調以全新的方式來快速讀取信息——任何界面下滾動可顯示智能疊放的小組件,包括待辦事項等信息可以直接了解,用戶也可以自定義添加小組件。
同時它帶來了兩款全新的表盤,一是“調色盤”,它采用多種顏色以三層不同色度進行疊加,并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色彩的切換;另一個是史努比表盤,史努比會和指針互動,界面會體現天氣情況,史努比甚至還會和用戶互動。
此外,watchOS 10的騎行、徒步等功能都做了加強,并且更新后的“健康”app增加了對用戶心理健康的關注,用戶可以記錄某個時間點的情緒,或者通過回答問題來了解自己的感受,并以此查看自己的焦慮和風險等級,從而判斷是否需要醫療人員的介入。
同時“健康”還在關注視力健康,它會提醒孩子每天應該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或者通過"屏幕距離"功能來提醒孩子不要持續近距離看屏幕。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