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中國天眼在貴州的大山里瞭望宇宙邊緣、散裂中子源在松山湖的科學城中遇見微觀世界、華為在5G技術上勇闖創新無人區……科學之趣,在于實驗;科學之美,在于創新。
8月25日,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廣州市科技創新協會、廣州市科學技術發展中心、廣東省珠江廣播電視廣告有限公司承辦的廣州科普大講壇第201期專題科普節目——《科技創新與科學實驗》開講。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煥彬以“科技創新是一個大系統”、“科學實驗是科技創新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和“我的科技創新實踐與啟示”為主要內容,為廣大市民講述了科技創新的奧妙與科學實驗的樂趣。
廣州科普大講壇第201期現場。主辦方供圖
科學發現離不開科學實驗。在科學研究中,特別是對于一些重大發現,科學實驗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劉煥彬以貴州黔南“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廣東東莞散裂中子源實驗室、帕塔普蒂安發現“觸感基因PIEZO”、華為5G技術的研發為例,講述了科學實驗對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的影響。
同時,劉煥彬表示,科學實驗能力是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思維和實踐相輔相成。培養創新能力,需要具備興趣、質疑、思考、集成和實踐五個基本要素。科學實驗是非常艱苦的,需要保持恒心。
責任編輯: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