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流概況
楊家溪(七都溪),是寧德市第二大河。主要流經柘榮,福鼎,霞浦三縣,干流總長58公里,流域面積333.45平方公里,自然落差820米,平均坡降14.13%,年徑流量4.67億立方米。流域內河床陡峻,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福州大學先進制造學院“河小禹”實踐隊聯合牙城鎮政府以及牙城鎮河長辦公室,走進楊家溪,共續幸福河湖,共建美麗中國。
楊家溪美麗的自然風光(無人機拍攝)
(資料圖)
二、參觀水文化長廊
楊家溪,相傳因楊文廣兄妹平閩,在此處洗刷因常年征戰而臟污的鎧甲而得名。作為寧德地區的第二大河,奔騰不息的河流曾不羈的流淌,種種神話傳說寄托著人民對于治理河流,馴化河流的美好愿望。水文化長廊上書寫了楊家溪的生態、水利、地質等五個方面的內容,石雕刻畫了歷代霞浦人民治理楊家溪的歷史:在元代,河上就架起了石板橋,這座橋梁留存至今(通勤橋),建國后,更是興建了東干渠西干渠等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真正的將這條河變成了造福兩岸人民的幸福河。正如河長辦負責人對我們所說“楊家溪是我們霞浦人最自豪,最引以為豪,也是生態最好的一條河流”,而如今在河長的帶領下,這條“母親河”將更加讓霞浦人們引以為傲。
實踐隊同學參觀水文長廊
三、河長,治理的新開始
在河長辦,我院實踐隊對河長辦工作人員進行了訪談,與河長辦工作人員面對面交流,踴躍提問,詳細了解了霞浦縣河長制組織架構、河湖監管工作機制、河湖管護手段方法、河湖水質健康等情況。河長辦工作人員通過即時監控屏幕與智慧APP向實踐隊成員介紹楊家溪流域水環境實時監管情況,各級河長、河道專管員巡河情況與河湖問題處置等。
與河長辦工作人員交流
在河長辦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河流兩岸,在美麗的七都溪畔,學生實踐隊深入一線,當好河湖巡查員、監督員、示范員,以實際行動保障河長制的實施。在巡河過程中,學生實踐隊與河長辦工作人員一同勸返了正在水情復雜的湍急溪流中戲水的游客,向其告知了防溺水知識與經濟情況下的自助自救知識。
與霞浦巾幗志愿者一起清除違規堆放的建筑垃圾
同學們也了解到,自疫情以來,楊家溪國家水利風景區的客流量下滑,對外的宣傳力度也不足,于是大家利用相機、無人機等拍攝手段根據楊家溪的“水碧于天、河湖繞城、清波映村”的美麗景象與河長制落實、河流治理保護的努力與成效拍攝制作了宣傳短片,助力楊家溪優質風景資源打響知名度與宣傳河長制落實、“幸福河湖”建設的重要性。
使用無人機拍攝宣傳視頻
這次活動使實踐隊受益匪淺,大家既深入了解了河長制的工作機制,又感受到了霞浦縣楊家溪河流治理的成效,并將在之后的學習生活中始終牢記“河小禹精神,助力“幸福河湖”建設的團隊宗旨,積極開展水質保護保護、河流污染治理等實踐調查,為打造水更清、岸更綠、景更美的幸福河湖貢獻力量,為實現“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河、智慧河、幸福河”目標增添強勁動力。
(文:艾子洋、陳允赫、陳維鎧、陳俁森,圖:鄧艾、程力航、楊晨浩)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