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對于家居行業而言,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拐點之年。一方面,需求下滑和市場競爭加劇,讓不少家居企業深陷困境。另一方面,消費升級與技術升級,又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和上行空間。面對即將開啟的2020年,我們不妨一起看看過去一年家居行業有哪些值得銘記的關鍵詞。
01
增速放緩
2019年,“增速放緩”4個字從年頭持續至年尾。作為家居行業的晴雨表,上市家居企業2019年的財務報表整體表現相對低迷,增速放緩成為家居行業的新常態。
根據目前已經披露的2019年前三季度家居上市公司財務數據,超過半數的家居企業2019年的營收增長不及去年,部分家裝類上市企業的凈利潤甚至還遭遇了斷崖式下滑。
原本持續保持高增長的全屋定制行業,2019年也放慢了其增長的步伐。在定制第一軍團的三大品牌之中,2019年前三季度只有歐派的營收增長達到兩位數——13.72%。尚品宅配和索菲亞上半年度的營銷增長均只有個位數,分別為9.44%和5.17%。以金牌、我樂、志邦為代表的第二軍團,雖然基數較小,但其營收增長也均在30%以下。另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今年1—9月,1765家規模以上家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52億元,同比下降0.83%,利潤率為4.60%,較上年同期下降0.13個百分點。除了全屋定制和家紡,瓷磚、地板、衛浴、墻紙的增速較去年同期也明顯放緩。
回望2019年,行業整體增速放緩固然與整體經濟下行和終端需求下滑有關,但同時也與家居行業上游的“產能過剩”以及終端的“產品同質化”等固有頑疾有關。增速放緩的結果導致行業洗牌進一步加劇,在諸如地板和墻紙等充分競爭的家居細分行業,正常運營的企業數量正在銳減。
不過,雖然2019年家居行業整體承壓明顯,但也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以墻面裝飾材料為例,雖然墻紙行業的競爭白熱化,長三角地區很多墻紙企業被逼關張或者改行,但是墻布作為一個新興品類卻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不少頭部企業在2019年依然保持著30%-40%的高速增長。
02
流量困境
家居行業全面面臨流量困境,這樣的說法放在2019年,一點也不夸張!
為了更好地理解2019年家居行業的流量困境,我們可以先將流量困境分解成三個維度:首先是自然流量的急劇下降。不管是家居賣場還是終端門店,2019年都明顯感覺到自然客流越來越少了。其次,雖然家居賣場和家居品牌都想盡辦法引流,但最終獲得的流量并沒有太大的提升。甚至連“打雞血式”的爆破營銷,都無法像以前那樣喚起終端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各式各樣的營銷手段,對于流量的拉動越來越不湊效。最后,流量轉化率越來越低。到店不一定成交,不僅提升了企業的運營壓力,同時也進一步推高了企業的引流成本。
2019年的空前流量困境,帶給傳統家居賣場的壓力無疑是最大的。根據南都記者的走訪,廣州的家居賣場1—4月的整體銷量,與2018年同期相比至少下滑了30%-40%,更有甚者下滑直接達到了50%。雖然步入2019年下半年,廣州家居賣場的景氣指數有所回升,但是依然有多家賣場掙扎在生死線上。與此同時,以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為代表的家居賣場巨頭,也在試水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來緩解家居賣場的“流量困境”,并希望通過賣場業態的變革、場景的革新以及線上線下的鏈路打通來構建更為長效的賣場生態。
與家居行業整體增速放緩一樣,流量困境的根源也是多方面的。如果說經濟下行導致的需求疲軟,以及房地產風向的轉變帶來系列連鎖反應等屬于外部環境因素的話,那么,家居消費本身的低頻屬性、家居消費渠道的多元化以及新生態消費群體的個性化和圈層化,則是引發流量困境的內部因素。
受此影響,2019年家居行業孕育出了一個新的現象——“爭上游”。下游的成品家具、軟裝、床墊類企業,開始積極尋求與上游地產商、建材商、裝修公司和全屋定制等擁有入口優勢的企業或者平臺進行合作,各式各樣的跨界合作層出不窮。通過入口前置,不少數企業斬獲頗豐,在2019年實現了業績的不降反升。
03
產業信息化
在被視為家居行業“至暗時刻”的2019年,酷家樂和三維家不僅雙雙獲得了新一輪的融資,而且從不同的維度吹響了家居產業信息化號角。
2019年10月,國內領先的大家居全案設計平臺及生態解決方案提供商酷家樂,宣布完成新一輪D輪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原股東順為資本、GGV紀源資本等跟投。此輪融資過后,酷家樂估值超10億美元。酷家樂方面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加大軟件產品的研發投入,提升公司為家居企業及其產業鏈上下游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的能力。作為大家居行業的“設計操作系統”,酷家樂橫向將把“所見即所得”的體驗推廣到更多細分領域;縱向將深挖家居行業痛點,構建更開放的生態,對接并且全面服務家居品牌線上線下的多種場景業態。
同樣是2019年10月,阿里巴巴5億元戰略投資三維家。家居云設計軟件領域再次成為行業以及資本關注的焦點,而這也是三維家繼2015年A輪融資、2018年B輪融資后,再次獲得市場青睞。在獲得新一輪融資的同時,三維家還正式提出了“一體兩翼”的新戰略,堅持技術驅動、促進家居產業共贏。所謂一體即“IT技術為核心的發動機主體”,兩翼則是分別向新制造和新零售的方向探索,由此誕生了S2b2C的整裝小b產品分銷平臺,以及F2B2C的新零售新制造營銷平臺。
在兩輪金額巨大的融資背后,資本看好的不止是兩家企業的技術優勢和商業模式,更看好的是家居企業在數字經濟浪潮中的發展機遇,以及處于爆發前夜的中國智造。誠如酷家樂董事長黃曉煌所說,伴隨著數字經濟與家居產業的加速融合,運用技術手段沉淀數據、應用數據,進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效率的持續升級將為企業的增長帶來新動力。
04
環保需求升級
2019年,伴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不僅對家居環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愿意為更高級別的環保產品額外買單。與此同時,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住宅建筑室內裝修污染控制技術標準》JGJ/T436-2018,不僅讓全面有效解決室內裝修污染自此有了標準依據和制度要求,而且讓家居環保開始從產品環保時代邁向空間環保時代。
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室內綠色居住安全白皮書(2019)》顯示,環保性在2019年已經成為消費者在購買裝修建材時的主要考量,產品的材料是否環保很大程度決定了消費者是否選擇這款產品。80%以上的用戶在選擇涂刷型墻面材料、木地板、家具木板時,材料的環保性(無甲醛等有害物質)是第一考慮,其次才是各個裝修材料的基本性能等。
同樣是在2019年,索菲亞宣布將在未來3—5年完成康純板的迭代;百得勝和好萊客先后提出了“環保空間”“原態大家居”概念,前者強調綠色整裝交付,后者強調基于好萊客原態系列的嚴選環保供應鏈;南都家居攜手網易家居和住綠科技聯合發起的國內首個綠色環保人居大獎——拓格獎(Top-Green)正式面世,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在消費者環保需求升級的拉動下,2019年領軍家居建材企業在開啟新一輪環保升級的同時,也帶熱了“無醛添加”和“環保空間”兩大環保理念。之所以要強調“無醛添加”和“空間環保”,是因為甲醛污染物在空間中存在疊加效應。相比國標E1和企業E0,環保級別更高的無醛添加板更能滿足消費者的空間環保需求,在空間使用量上可以不受限制。
05
多品牌戰略
2019年,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領軍品牌紛紛發力多品牌戰略。
2019年定制家居品牌詩尼曼推出子品牌“AI家居”,以基于底層軟件打通的裝配式整裝的全新模式,開始了定制家居企業在商業模式探索上的又一次嘗試。作為詩尼曼的姐妹品牌,“AI家居”將以更為標準化的產品,用模塊裝配的模式,通過傳統渠道或整裝公司等,為目標消費群體提供產品和服務。
2019年,尚品宅配集團增加了一員新丁——圣誕鳥整裝。作為維尚系的一個全新的整裝品牌,圣誕鳥整裝的誕生不僅承載著尚品宅配集團“平臺重構,整裝進擊”的戰略任務,同時也讓集團在進一步豐富業務模塊的同時,在通往整裝大家居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2019年9月,好萊客聯手齊家網推出了一個新的全屋定制品牌——Nola.Nola面向的是年輕消費群體,以“輕時尚,輕生活”為品牌理念,品牌VI以黑、灰、橙簡單的組合,突出時尚、簡約的風格特征,無論是品牌風格還是產品風格都更貼近年輕人的審美。
一系列領軍家居企業發力多品牌新聞,不僅折射出了2019年市場競爭的加劇,同時也折射出了未來家居消費渠道的多元化和家居消費需求的多元化。有的企業發力多品牌,是為了配合平臺化的轉型,實現無邊界的品類擴充;有的企業發力多品牌,是為了覆蓋不同消費層級的消費者,從而進一步提升品牌在終端的市場份額;有的企業是為了年輕化,通過新品牌進一步貼近新生代的消費群體;少部分企業打造新品牌則只是為了服務一個新渠道。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