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總體規模逐年縮緊轉入存量競爭后,家電廠商生產什么就能賣出什么的日子已經結束,須用各類手段刺激消費者購買欲,維持市場份額和銷售規模。有的廠商選擇投入技術和體驗研發提升產品力,有的選擇調整價格和優惠力度,還有的則試圖通過新概念培育出新消費習慣。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出現已有十余年的套系家電概念開始被更多的家電廠商提起,幾乎所有的主流家電廠商都針對套系家電展開營銷,推出了一系列的中高端產品。成套銷售的家電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有多少價值,能否成為提振家電銷售的新動力?成了我們所關心的話題。
新鮮但不完全新鮮的家電概念
行業中并沒有對套系家電給出統一明確的定義,也沒有限定具體的品類和場景,不過這不重要,將不同品類的家電進行成套設計、營銷、銷售,基本上就可以稱作套系家電。其“錢景”著實可觀,據奧維云網,中國套系家電市場規模有望在 2021 年突破 1000 億,占總額的 14%。
《中國家庭成套家電用戶洞察白皮書》中指出,歐美發達國家購買成套家電的家庭數量在 2020 年占總額的 30%,其概念細節也更明確:歐美市場成套家電(Appliance Packages)往往與冰箱、烤箱、洗碗機等廚電強綁定,幾乎不涉及其他品類電器。
今天所說的套系家電,更像是一個國內市場專有的概念。而為了讓消費者接受定位集中于中高端市場的套系家電,廠商們帶來了外觀設計、功能(生態)、售后服務三大方面的特征,試圖讓成套銷售的家電比單獨銷售的產品更有吸引力。
外觀設計是最直接的部分,無論場景與品類,屬于套系中的家電都將共享一整套設計語言。常見的設計主題有山水、科技、星辰等等,基本上是大眾熟知的概念,又對不同的電器做風格化處理。產品本身有了更好的一致性之外,在融入現代家裝環境的效果也可以更好。
功能互動是先進的套系家電強調的特征,諸如食材在冰箱保存后可在微波爐或烤箱針對性烹飪,清潔廚具時又能切換到對應功能。逐漸成型的智能家居生態恰好成了套系家電體驗粘合劑,用戶可以直接用同一個賬號和相似交互邏輯控制所有電器,學習和使用的成本都能降低。
售后服務則更像是早年間“家電要買同品牌”理論的升級版,無論是怎樣的家電都可以通過一套班底執行服務。于是消費者的購買、安裝到售后全流程中,只需要跟同一組甚至是同一個服務人員打交道,省去了重復溝通的成本,也讓廠商可以去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戶口碑。
現階段的套系家電的確是將不同品類的電器打包起來賣,但沒有限于單純的打包銷售,而是整合了關系到使用體驗的各個部分,最終轉化為支撐售價的產品力和消費者認知。
成套賣的家電價值何在?
套系家電給出了相當美好的愿景,但對于消費者而言,家電廠商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去證明這個銷售模式/產品形態的價值。套系家電應當帶來省心和品質,而不是讓家電體驗變得比分開購買不同廠商、不同系列的單品存在更多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套系家電統一了不同家電之間的設計風格,消費者不需要列清單或是反復挑選就可以買到足夠好看的整套電器,得到了省心的價值。這在過去是較少出現的:即使是同一個品牌,不同的產品線大都有著各自的設計風格,很少會從整個品牌層面集中調度。
功能層面就不太敢恭維了,相當數量的產品只做到了外觀層面的成套化,沒有在可以產生聯動反應的功能和場景化體驗中做更多努力。就算有,也大都是屈指可數的預設能力,還需要用戶額外學習。智能家居生態更不用多說,能提供穩定的即時通信的體驗,就已經是領先。
品牌和套系家電有智能家居生態體驗,已經不是可以直接吸引到當前家電消費者的賣點,體驗優秀且有不錯兼容性的生態才是。而從現今的市場環境來看,家電廠商對于智能化、生態化的理解與執行都相對初級,還不能直接比作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一般的爽快。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廠商提出了成套家電統一售后要求,用戶側獲得的售后和服務會有本質提升,進而對品牌產生更高的粘性。然而這只存在于最理想化的設想中,事實是家電行業長期以來的品類分治根深蒂固,少有廠商能從集團層面做出改進。
在不少廠商的定義中,套系家電包含從電視到冰洗空等白色家電,再到安全產品還有小家電的“大雜燴”。就算頭部家電廠商早就多品類開花,但能否在不同電器間提供同樣高水準的服務還要打問號。要知道部分廠商連售后資料文件樣式字體都沒能做到統一,更不用說服務本身了。
就概念本身來看,套系家電符合了市場消費需求演變,一定程度上貼合了有沒有到好不好的變化,談得上是產品與服務的雙重進步。然而,能看到需求不代表能夠給到對應的服務,不同廠商之間的套系家電品質已經悄悄拉開了差距。
“套系”不能只是口號
套系家電的這波浪潮從 2019 年甚至更早之前就已掀起,可我們更多見到的還是廠商一側的宣傳,而非消費者一側的大面積認可。在國內市場即將迎來成年的套系家電,看來會長期處于演進狀態中。
1、風格需要兼容更多家裝需求
日常生活中添置新家電或更換舊家電,絕大多數都會限于單個電器,不會整套購買。因此套系家電齊刷刷地瞄準了前裝市場,市面上出現的設計風格也都試圖與同時期家裝市場熱捧的風格保持同步。問題也在這里,每個廠商基本上只有數套產品,沒有和家裝實際需求完全匹配。
隨著社會文化和經濟環境共同進步,近年來家裝風格變得越發個性化,傳統的三板斧設計無法滿足居住生活剛需。家電也是如此,消費者發現套系風格不能貼合需求就會更換為單品,家電廠商想要提升套系銷售占比,或應嘗試在多樣性和生產供應之間找到更符合大環境的平衡點。
2、產品和體驗要物有所值
套系家電的一大特征是高端,功能豐富設計精巧同時也伴隨著更高的售價,然而打包賣這件事本身不能成為純粹的提升溢價的手段。廠商要讓消費者看到,花更多的錢買成套家電是有價值的,是比單獨購買有獨特優勢的,是能夠解決一些家電購買和使用過程中的問題的。
比如一直在說的體驗建設,智能家居概念從出現到發展至今,大小家電始終是與用戶接觸的關鍵節點。在如何與同一品牌、生態下的其他電器聯動起來,精準有效地滿足個人和家庭的使用需求這件事上,讓“懶人經濟”真正變成現實,套系家電大有文章可做。
3、綜合服務需要改進
不同于智能手機、汽車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家電行業早雖有做直營銷售服務的嘗試,但客觀上還相當依賴經銷商體系。因此無論是否是套系家電,涉足多個品類的廠商都有理由去整合服務售后體系,消費者一側體驗會有顯著提升,家電廠商本身的經營效率也能有明顯改善。
高端產品不只是高價,而是從產品力到使用體驗和售后服務再到品牌形象,一系列綜合“軟硬件”整合后表現出來的品質。既然套系家電被家電廠商們定義為高端序列,那么就該有更多的高端姿態。
被家電廠商們定義為高端序列,那么就該有更多的高端姿態。(作者:feng_keji)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