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石頭科技公布股東減持進展公告,顯示減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這一消息令掃地機器人行業又起一番波瀾。
據悉,在高速發展的掃地機器人市場,除去科沃斯、iRobot、石頭等龍頭品牌外,還有松下、浦桑尼克、小米、云鯨和小狗等企業。甚至為了搶占市場,京東、小米、海爾、neato、康佳等不同產業鏈品牌都在積極調研或者拓展這個行業。
此時,行業龍頭出現動蕩,其他潛在競爭者自然蠢蠢欲動。頭部投資機構紅杉、高瓴、源碼、順為、騰訊以及字節跳動等紛紛看中掃地機器人市場的快速增長和巨大市場空間,并在掃地機器人賽道進行大手筆布局。
一時間,諸侯混戰,群雄并起,掃地機器人行業變得十分熱鬧。
股價坐起“過山車” IRK要面對“圍剿”
上市公司 iRobot 、石頭科技與科沃斯(簡稱為 “IRK”)已經在掃地機器人市場成為三顆閃亮的新星。
不過,在掃地機器人這個新興市場當龍頭,卻沒那么好當。
從6月21日至7月28日,石頭科技股價最高達1492.94元,最低跌至980元,一個多月間股價震蕩下跌34%,市值蒸發340億。此后石頭科技股價重回至1226.80元(8月25日上午收盤價),不足一月波動上漲25%。
同另外兩家相似,石頭科技一直憑借掃地機器產品“一招打天下”。根據2020年年報,石頭科技智能掃地機及配件業務營收44億元,掃地機營業占比高達97.47%。這一業務狀態,被認為是“過于單一”,其企業的后續發展讓人擔憂。
投資者們的擔憂不無道理,2021年,掃地機器人在成為家電“ 黑馬 ”之際,其內部的行業競爭也迎來白熱化階段:一方面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大品牌市場爭奪更加激烈;另一方面,中小廠家紛紛涌入,希望從中分一杯羹。
目前,中國掃地機器人行業可謂群雄逐鹿,不僅有像科沃斯、石頭科技、云鯨等這樣傳統或者新興的掃地機器人企業,同時如美的、海爾這樣的傳統家電企業也都進入行業。不僅如此,像 360、小米的主營業務覆蓋多個行業的企業也都在掃地機器人行業有一席之地。作為第一梯隊的“IRK”,自然成為眾品牌眼中的目標。
一招鮮能否吃遍天?
在今年的“618” 購物節中,掃地機器人成為家居品類中增長最為顯著的品類。根據京東數據,6 月 18 日當天,智能掃地機器人前 10 分鐘成交額同比增長近 5 倍;根據天貓數據,618 第一小時成交中,洗地機成交額同比增長 17 倍,掃地機同比增長超 2 倍;根據蘇寧易購數據,6 月 1 日蘇寧生活電器前半小時銷售額同比增長 1400%,添可、科沃斯、云鯨、石頭科技等清潔電器品牌均躋身前十。
根據 Euromonitor 和 IFR 的數據測算,2019 年全球掃地機器人約為 33 億美元,滲透率達到 17%。且在未來幾年,隨著技術進步以及吸塵產品的普及,全球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 75 億美元,滲透率將達到 29%,約合人民幣 504.1 億元
而在中國,這個市場也在迅速地增長著。2018 年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達 87 億元,2013-2018 年年均復合增速達 61%。2019 年由于低端隨機類產品逐步退出市場,掃地機器人總銷量有所下滑,導致市場規模同比下降 9% 至 79 億元。而在今年,疫情讓線上銷售占掃地機器人總銷售額的 90%,根據奧維云網統計的數據,2021 年 1-5 月中國線上掃地機器人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速達 26%。
但值得注意的是,掃地機器人是典型的“明天產品”,之所以稱明天產品,是因為它既不是傳統的高剛需產品,也不是風靡一時的科技玩物,它具有“明天屬性”,使用者一旦使用就再也離不開了。根據華創證券數據,掃地機器人在我國市場的滲透率僅 3%,若假設僅城鎮家庭購買,則滲透率約 5%
那么在中國,掃地機器人的市場可能會有多大呢?
根據 2021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國共有家庭戶 4.9416 億戶,中國城鎮化率為 63.89%。也就是說,中國的城鎮家庭數量有 3.15 億個( 4.9416億*63.89% ≈ 3.15 億 )
而根據智研咨詢調研顯示,從掃地機器人的主力消費群體年齡分布上看,21-30歲群體占比42.33%,31-40歲群體占比為34.95%,總計約76.98%。所以城鎮中的中青年家庭目標市場約為 2.42 億個
從均價來看,結合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掃地機器人的均價大約在1300元,因此,國內掃地機器人的潛在市場規模為 3152 億元。如果考慮到掃地機器人的非剛需的‘明天產品’屬性,以 30% 的市場滲透率為基準,則未來5-10 年內中國掃地機器人的潛在市場規模為 945.6 億元。
如今,資本已經注意到這一市場,并在快速地注資涌入,僅想靠掃地機器人一項業務支撐公司擴張已經不像前幾年那么容易了。
此外,有業內人士認為,掃地機器人行業的頭部企業每年售出數百萬臺掃地機器人,這些產品在家庭使用過程中會產生源源不斷的海量數據。基于數據的挖掘和洞察有助于企業更好地理解用戶需求,并以此來反饋公司研發,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從而進一步拉大與中小品牌的差距。在這種大數據的支持下,掃地機器人行業極有可能出現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一些中小企業和晚入局的家電品牌如果沒有充分的競爭策略,需謹慎入局。
1920年,捷克作家發表了科幻劇本《羅蘇姆萬能機器人》,他在劇本中用“Robota”形容一種經過生物零部件組裝而成的生化人——為人類服務的奴隸。2016年,小米推出1699元的“米家掃地機器人” ,中國掃地機器人開始走向平民化、普及化。掃地機器人幾乎是大多數人接觸到的第一款家用機器人。在人類暢想百年后,最終在掃地機器人身上率先實現了讓生活更便捷的夢想。現在,智能掃地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將促進整個機器人行業的轉型升級和更新換代。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