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今天在北京亦莊開幕,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秀出看家本領,為參觀者上演了一出真實的“機器人總動員”。
服務機器人:采草莓可以區分果實成熟度
在A展館的展區內,一只靈巧的機械手臂,正采摘展架上的仿真草莓。摘完后的草莓,通過機械手臂的伸展,被放進了一旁的籃子里。
現場操作人員張工介紹,這只重5公斤、長達1米的機械臂,可根據實際場景的應用需求,調節速度參數,實現操作。研發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何連軍告訴記者,在農業采摘場景中,協作機器人末端配柔性手爪、搭載視覺模塊,完成采摘作業。
記者觀察到,在機械手臂旁的電子顯示屏上,會實時出現采摘的畫面。“在實際的操作中,它除了具備能識別果實大小、顏色,區分葉子和果實以及果實成熟度的功能外,還可以規避障礙物。同時利用相關技術,還可以實現整體隨意走動,與人配合完成多項工作,如烤蛋撻、下面條等。”何連軍說。
據他介紹,協作機器人的手爪有很多類型。例如三指柔性氣動夾爪,靠氣動驅動,控制簡單,可適應對于不同大小、復雜形狀的穩定抓取,所以可應用于食品行業、果蔬采摘及教學研究;三指欠驅動式電動夾爪,可應用于機床上下料、包絡抓取、工件抓取與轉運組裝(電子及醫療行業)及教學研究;而平行電動兩指夾爪,因機身小巧,結構穩定,夾持力大,則可根據不同場合更換指尖加工件來實現操作。
在這家展區內,不少參展的旅客還喝上了咖啡機器人“萃小咖”自制的咖啡。兩臺協作機器人的手里分別端著咖啡和牛奶,根據前期自帶“搖晃”功能的程序設置,它們把兩只杯子的液體一混,再抖動幾下,香味和好看的心形圖案就都出來了。五分鐘不到,一杯帶有拉花的卡布奇諾就在“萃小咖”的手里做好了。
“咖啡拉花任務復雜、柔性要求高,兩臺協作機器人通過相互配合,以及靈活控制奶與咖啡的相對運動、力度等,才能實現拉花。”何連軍說。
特種機器人:六覺機器人可測量18種氣味
D館是特種機器人的展覽區。在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展區,一款形似坦克的消防滅火機器人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它由機器人本體、消防炮和手持遙控終端組成,具有手勢識別、語音識別和火焰識別等功能。在火災現場,消防人員可以通過特定手勢、語言控制機器人運行,機器人還可智能識別現場火焰煙霧,并實時采集現場聲音信息,對現場有效聲源進行精準定位,了解受困人員的位置信息。
火災事故現場的高溫會產生的強熱輻射、燃爆等危險,力升高科公司帶來能耐千度高溫的消防機器人,“機器人可以在1000攝氏度的高溫環境中持續工作30分鐘左右。”機器人運動底盤、視覺監測技術、氣體檢測技術、通信系統、水帶等都進行了耐高溫設計,可代替消防人員深入高溫火場。
在季華實驗室展區,擁有坦克般身軀的六覺機器人引發參觀者駐足觀看。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款機器人具有類人化六絕傳感器,具有直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能力,“不但可以偵測現場環境和溫度,還可以在線測量18種氣味,識別174種液體或固體成分,單次固態粉末采集容量約85ml,從而在爆炸現場中完成全方位偵測、實施救助等任務。”
工業機器人:巧手能彈電子琴,也能干粗活
在A展區,一對機械臂十指在電子琴上飛舞,一段動聽的《送別》旋律為鋼筋鐵甲的展區增加了一絲韻味。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項裝置由2臺川崎的小型通用機器人和SMC公司的低摩擦金屬密封型氣缸、高速響應型閥島等產品結合,賦予機器人手指“魔力”,將人手復雜的彈奏動作精準復制。“其中,閥島的高速響應性使機器人在速度、重復定位精度上均有足夠的優勢。”
在現實中,機械手臂彈鋼琴,肯定不如人的手指靈活,但在工業場景下,它們能把人類從重復勞動中解脫出來,尤其是勞動強度大、現場環境危險的工作。工廠里,機械臂可以包攬搬運、焊接、粘膠、噴漆等工作。“每個琴鍵比較窄,機械臂已經能精準彈電子琴了,說明它也能抓更小的東西,比如電子元器件、螺母等。”工作人員說。
(記者 張璐)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