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小家電行業的“驚喜收獲”收獲之年。面對意外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居家生活模式與“宅經濟”同時開啟,刺激小家電市場的快速增長,一時之間熱度驚人。
但經歷了2020年之后,疫情形勢穩定下來,疫情防控轉為常態化,人們對疫情的認識和態度也發生了改變,日常生活回歸常態,對于小家電的狂熱需求也開始冷卻下來。進入2021年之后,小家電市場出現了明顯的“退燒”,曾大熱的幾個品類都出現了下滑跡象。
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21年1-7月,小家電(電飯煲、電磁爐、電壓力鍋、豆漿機、破壁機、攪拌機、榨汁機、電水壺、煎烤機(電餅鐺、電熱燒烤爐、多功能鍋)、電蒸燉鍋、養生壺)零售額共計279.5億元,同比下降9.7%;零售量13301萬臺,同比下降8.9%。
行業專家認為,小家電市場在2021年的衰落并不意外:回歸2020年的小家電市場,確實是因為疫情出現而帶來了意外的機會,然而這樣的市場是建立在特殊的疫情背景之下,具有很強的隨機性,很難持續保持這樣的狀態,再加上小家電廠商聞風而動,大舉發起營銷攻勢和各種帶貨直播活動,透支了未來的消費需求,再加上疫情形式的穩定和消費者走出居家模式,市場終究會回歸理性,歸于日常。
沉寂之后,小家電廠商也需要從狂熱中蘇醒,認真審視品牌和產品的定位,腳踏實地拓展新渠道,謀求穩定增長。實際上,細分渠道中,場景的去中心化正在成為一個趨勢,而這也讓便利店場景走入人們的視野。
在傳統渠道中,小家電更多依賴于電商平臺和家電線下門店,大型超商與賣場堆頭的組合也一度風靡,不過在強調入口頻率的當下,便利店的高通過率給小家電市場帶來了拓展良機。
首先,相比傳統渠道,便利店勝在客流量和快消頻率。由于便利店多以銷售快速消費品為主,客流量穩定且有保障,而快消的特性又帶來了高通過率,在這樣的場景中,可以更好地挖掘用戶的潛在消費需求。特別是相對于逛店總是帶有較強目的性而言的家電線下門店,便利店可以從大量高頻率的客流中篩選用戶,并發現潛在的用戶群體,并且還能避免直接競爭。
其次,便利店是絕佳的消費節點。連鎖便利店多呈現網狀分布,分散于社區、辦公區、商圈,仿佛城市消費網的“毛細血管”一般,比起大型超商來說,節點更密集,營銷范圍更廣,可深入接觸消費群體,直達消費意向,精準開發“社區流量”,這種去中心化的場景,對于小家電消費而言是更有親和力,也是更有創意的。
另外,小家電產品與便利店模式共有“便利性”理念。便利店的快捷便利,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幫助,無論是每日光顧的居民和上班族,還是出門在外的出差人士,都有“便利性”消費需求,而這與許多小家電產品的理念也是不謀而合的,例如電動剃須刀、吹風機、便攜電扇、電動牙刷等等,既能應急也能滿足日常需求,可體現小家電與便利店的共同理念。
不過行業專家也指出,便利店作為小家電的拓展出口未嘗不可,但在具體場景上,還是宜選取與場景能夠結合的更好的,能夠突出體現便利性和靈活性的,符合快消風格的小家電產品。當然,如果具有更好的思路,開發出具有拓展性的場景,來展現更多類型的小家電產品的優勢,那說不定還能掌握住新風口,打造新的爆款。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