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并帶回充電。隨著激光導航的逐漸被普及,掃地機器人能保證每次回去充電,但需要人們把垃圾倒回垃圾桶且每天需要維護。
后來,掃地機器人可以自動洗拖布,但仍需要兩天換一次水。而今,一些掃地機器人的維護周期雖由兩天變成了兩周,但離真正的免維護還相差甚遠。“而且掃地機器人運行時發出的聲音很吵,會影響到人們在家休息。”鐘搏說,這也讓一部分人不愿購買掃地機器人。
此外,“實用性不夠”也是制約掃地機器人滲透率提升的原因之一。無論是有湯有水有黏性的東西掉地上,還是稍大些的垃圾,目前尚無掃地機器人能把它處理干凈。“如果讓掃地機器人去處理,它會選擇直接碾上去。”張珂嘉說。
在他看來,依托技術可以解決掃地機器人實用性問題。比如,先通過圖像識別、場景識別等AI技術判斷地面情況,再利用機械臂、機械爪等機器人核心技術對地面物體進行抓取處理。
不過,鐘搏指出,將機械臂技術應用到掃地機器人上,這不是業內近兩年的核心技術方向。他認為,現階段最需要解決的是掃地機器人的滲透率問題,只有將滲透率提升到一定水平,才能去發展更高級功能。
林雋超也大致認同鐘搏的觀點,他認為在理論上,把機械臂技術應用在掃地機器人上是可以實現的,但因成本、體積等諸多原因而無法直接to C。
4、融資熱潮還能持續多久?
在二級市場趨于理性,滲透率又難提升的情況下,掃地機器人一級市場的投融資熱度還能持續多久或許需要打個問號。
“如果資本市場僅把掃地機器人當成家電來看,科沃斯們的業績表現很難跟其當前估值相匹配。所以,資本市場大概率還是把掃地機器人當成服務機器人或機器人家電的雛形來看待。但掃地機器人目前還遠未達到這一形態,所以它會是資本持續關注的賽道。”鐘搏向「子彈財經」分析道。
張珂嘉則認為,未來掃地機器人賽道融資熱度會有所降低。畢竟,激光導航等技術刺激下,獲得融資的公司已經很多。如果沒有創造新的技術升級換代的門檻,掃地機器人公司將難再獲得融資。
但他也指出,掃地機器人的融資熱度不會消失。因為創新是無限的,且該領域的創新不是小概率事件。
“三年前,當我創立哇力的時候,外界也說掃地機器人行業早就紅海了,沒什么機會,但這兩年卻冒了很多公司出來。”張珂嘉說。
對此,投資人林雋超則表示,掃地機器人的融資熱度能否保持,主要取決于市場數據及企業價值。如果掃地機器人出貨量能夠繼續增長、滲透率進一步提高,一級市場的融資熱度可能會持續下去。反之,不僅一級市場的融資熱度有可能降低,二級市場的整個股價走勢也可能繼續回撤。
至于行業準入門檻,鐘搏認為這行業的入局門檻將變得越來越高。
首先,創新方面,僅功能創新不夠,新進玩家的激光導航技術還不能落后頭部玩家太多。同時,其算法要達到一定的積累。
其次,研發方面,掃地機器人產品單價較高,意味著其研發投入也相對較大。
再次,生產方面,掃地機器人是個極其復雜的產品,它擁有1000多個零部件,像是一臺家中慢速行駛的自動駕駛汽車。它的工藝結構及其對生產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你一定要非常了解掃地機器人,才能在這個行業創業。”鐘搏說。
最后,營銷方面,掃地機器人的售價非常高,意味著其對營銷的要求也非常高。“畢竟,買這么貴的東西,消費者在決策方面需要非常大的勇氣。”鐘搏說。
在鐘搏看來,未來3-5年,掃地機器人玩家們最重要的就是功能創新,因為這幾年是掃地機器人滲透率提升的關鍵時期。
此外,目前已經獲得融資的掃地機器人公司不在少數,如果誰家的產品沒有特色,與同行同質化嚴重,那最終一定會“被卷死”。“畢竟,你的產品跟別人一模一樣,還沒人家拿到的錢多。”鐘搏說。
他認為,只有對功能持續創新,用功能創新來彌補自身資金體量的不足,方能繼續留在掃地機器人的“牌桌”上。
而在張珂嘉看來,最關鍵的是在產品和技術上持續創新。要知道,2018年排名第3名和第4名的中國掃地機器人公司如今已消亡,原因在于他們研發能力偏弱,本質上是營銷驅動型公司,而非產品或技術驅動型公司。
“掃地機器人行業已經洗了很多輪牌了,如果產品跟不上,你大概率就要掉隊了。”張珂嘉稱。
在鐘搏看來,目前的一眾中小掃地機器人企業還有機會跑出來。
因為掃地機器人行業已發展近三十年,但從結果來看,真正能跑出來的品牌相當少。“像美的、海爾等傳統家電巨頭紛紛在2012年前后進場,但它們也并沒有把這塊業務做起來。”鐘搏說。
林雋超也認為,目前,二級市場雖有體量較大的掃地機器人玩家,但一級市場依然有新玩家出現,且今年也有好幾家早期的公司獲得了融資,這意味著掃地機器人行業仍處于成長階段,競爭格局尚未完全確定。
如此一來,那些擁有持續研發能力、優異產品打造能力以及較強市場渠道能力的掃地機器人創企將有望跑出來,而這注定是一場群雄逐鹿的“持久戰”。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