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二購物狂歡節落下帷幕,與以往的雙十二相比,今年的分外冷清。就拿智能電視行業來說,根據奧維云網(AVC)監測數據,雙12促銷期中國彩電線上市場零售量為143.8萬臺,同比下降12.4%;零售額為37.2億元,同比下降10.8%,形成量額齊跌局勢。
其實,智能電視行業銷量下行并不只是雙十二,2021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實現銷售量1781萬臺,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4.7%。進入2021年下半年,雖然液晶面板下降,熟悉的價格戰又回來了,但是依然撐不起整個電視市場的銷量。
其實,2021年我國智能電視市場低迷的原因有很多,存量市場、經濟低迷、創新顯示技術驅動力不足等,這些都是導致市場整體出現低迷的原因之一。但是今年雙十二的節點上,智能電視行業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奧維云網表示,2021年雙12促銷狂歡節略顯平淡,主要受到經濟、政策、市場三方面影響:
首先,后疫情時代,社會經濟環境未完全擺脫疫情的負面影響,人們儲蓄意識加強,年輕一代月均儲蓄由2020年20%增長至今年的25%。其次,監管部門對電商及平臺規范整治力度加大,明令禁止“短信轟炸”、“低價陷阱”、“不正當競爭”等行為。最后,雙11剛落下帷幕,年貨節、元旦促銷接踵而來,促銷頻繁、戰線拉長使得商家應對乏力、消費者熱情減退。
其實,筆者認為,雙十二電視市場出現下滑也是在預料之中,這跟我國電視市場的大環境密不可分。首先,疫情導致消費能力減弱,持幣觀望較多;其次,雙十二促銷時間節點尷尬,留給雙十二的空間不多;最后是存量競爭下,低迷在所難免。
自去年年初開始,我國備受疫情困擾,但是在舉國之力的抗擊疫情之下,我國疫情控制的非常出色。但是,在陪跑全球疫情的過程中,我國經濟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消費能力減弱,導致智能電視市場也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另外,液晶面板也迎來近一年的價格上漲,普通電視的價格漲幅高達50%甚至更高,過高的漲幅導致超過消費者需求,消費者大多持幣觀望。雖然雙十二期間,智能電視價格有所下跌,但是吸引力依然不夠。
第二,雙十二促銷時間節點非常尷尬,前有雙十一,后有元春市場,導致消費者的積極性并不高。每年的雙十一是一場大促,也是消費者購物的好時節。同樣的,元春市場持續時間更長,優惠幅度和力度也更大,而且消費動力更足。
前有雙十一、后有元春市場,導致雙十二這個時間節點的消費力并不突出。在今年雙十一實現量額齊增之后,雙十二的結果或許也在預料之中,出現大幅下滑也是正常。
最后,我國電視進入存量時代,增長需求已經變為更新和替換性需求,消費者對電視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創新技術、AI以及ioT時代的來臨,對智能電視的功能和應用以及可擴展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算液晶面板價格下降,智能電視行業回歸價格戰,以價換量恐難起作用。
就目前來看,如果沒有革命性的、超高性價比的技術活產品出現,處在存量時代的電視行業,以價換量恐怕也難重回5000萬臺的巔峰。電視行業還是要以產品為主,創新的技術和產品才是驅動煥新的最佳動力。
奧維云網(AVC)預計,2022年中國彩電市場需求規模總量在4000萬臺左右,同比增長在3.8%左右。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