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于包拯大義滅親的故事50字_包拯大義滅親的知識大家了解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包拯大義滅親的故事50字_包拯大義滅親的介紹,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一起來了解下吧!
包拯大義滅親的故事50字,包拯大義滅親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小飛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F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資料圖】
1、【包公斬侄應為傳說】 如果按照時下最流行的方式,為中國歷史上的清官做一個排行榜,那么包拯包大人無疑名列前茅。
2、在民間傳說里,這位包青天“日審陽間,夜審陰間”,鐵面無私,剛正不阿。
3、鍘美案、斬包勉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
4、 然而故事只是故事,傳說也只是傳說。
5、真實的歷史是:陳世美是清初進士,與包大人毫無瓜葛。
6、所謂鍘美案,更像是一場關公戰秦瓊的戲碼。
7、至于斬包勉就更是無稽之談。
8、按照宋朝法律規定,法官與被告人是親屬,或者有很近的姻親關系的,都必須回避。
9、包拯與包勉為叔侄關系,正在五服之內,如果包拯大義滅親,必然觸犯宋朝刑律。
10、這也就陷入了一個悖論:包大人既知法犯法,又怎能“官清如水” 訴訟回避,在古代稱為“換推制”,首見于《唐六典》:“凡鞠獄管與被鞠獄人有親屬仇嫌者,皆聽更之”。
11、其中的親,指負責辦案的官員與被告有五服內之親,大功以上姻親,或者是被告授業師長。
12、而發展到宋代,訴訟回避的范圍更廣,規定更為細致。
13、法官與被告為科考的同年、同門、同科目關系的;審判官本身就是被告人,或被告人上司的;涉及上下級關系隸屬的;甚至同一案件的前后審兩人法官有“親屬仇嫌”關系的,都必須回避。
14、南宋時期,法律對于有應回避情形而不回避的,還要科以杖一百的處罰。
15、 可以說,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回避制度的國家之一。
16、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倫理人情的社會。
17、經世致用的中國古代哲學家們,不曾像他們的外國同行一樣,苦苦的追尋著神光,中國的哲學溫情脈脈,中國的法律充滿著人性的智慧。
18、官吏回避制度,正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中國傳統政治智慧的遺澤。
今天的內容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