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電腦電源故障_電腦電源故障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電腦電源故障_電腦電源故障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電源不良引起的常見故障
它是電腦主機的電源底座,也是電腦主機配件的電源。電源的輸出電流直接影響電腦主機配件的性能和使用壽命。如果把CPU比作電腦的“心臟”,那么電源就是整個電腦主機的“血液”,它能給電腦主機的各個“器官”供應足夠的氧氣,使電腦正常運轉。
(相關資料圖)
以下是一些由電源不良引起的常見故障:
1.硬盤容易出現壞道,容易損壞硬盤,造成數據丟失。
2.系統經常隨機重啟,藍屏,死機等。
3.電源不足導致主機運行時電源和機箱外殼發熱,溫度過高。
4.移動硬盤等USB設備由于供電電壓不足無法識別,或者只能偶爾識別。
5.光驅的讀取性能變差,光驅的使用壽命縮短。
6.系統在負載較高時容易崩潰,超頻后運行不穩定。
7.安裝多個硬盤或光驅后系統不啟動,或者啟動困難。
8.安裝功耗大的顯卡后,無法啟動,游戲崩潰,顯卡驅動報錯。
8.因為劣質電源的濾波電路工作辛苦,減材,輸出電壓紋波大,導致聲卡噪音大。
9.進入系統后,顯示屏上出現水波紋干擾。這樣會長期損害視力。
10.電腦啟動后,會對其他電器造成干擾,比如電視機的清晰度下降,出現橫紋或莫爾條紋。
1.無法識別正常的USB設備,可能與電源電壓不足有關。
12.供電不足導致顯卡“被破壞”。
有很多這種莫名其妙的電腦故障,都與供電質量密切相關。
這些問題在電腦論壇上很常見,提問者占據了很多論壇頁面。可見這些電源導致的電腦故障確實困擾了太多人。
面對這么多問題,你在選擇電源的時候還會像以前一樣粗放嗎?如何才能鑒別一個電源的好壞?
電腦其實就是一個電源轉換器,它的作用是將220V 50Hz的交流電轉換成電腦內部各種元器件所需的各種直流電。我們大多數人不需要了解電源的工作原理,但是有一些常識硬件玩家應該記?。?/p>
1.5V(紅線):主要用于主板供電(包括內存)。硬盤驅動器信號電路也由5V電源供電。
2.12V(黃線):驅動磁盤驅動器電機和所有風扇。
3.3.3V(橙色線):CPU、主板、PCI總線、I/O控制電路的電源?,F在CPU和AGP的電壓越來越低,所以新ATX規范把電壓提高了3.3,這樣就不用從5V變成3.3 V了
4.5VSB(袖手旁觀,紫線):和5V電壓完全一樣,只是有自己的電路,和其他供電電路無關。另外,電腦只要接通電源,無論是否開機,都可以一直開機。該線路用于一些可以激活系統的設備,如遠程引導網卡等。
5.PS-ON(綠線):操作系統管理電源的開關,與5VSB一起統稱為軟電源,實現軟件開關機、網絡喚醒等功能。綠線和黑線可以短接啟動電源。
6.-5V(白線),-12V(藍線)3360負電壓在目前的電源中很少使用。早期在ISA總線和COM口等老設備中與-12V線一起使用。
7.PG(電源良好,灰線):PG信號線連接主板,由主板的監控軟件開啟。啟動前對系統電壓的內部檢查和測試通過該線路完成。如果沒有PG信號,系統無法啟動。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即使在我們關閉電腦后,如果不切斷開關電源的交流輸入,備用電源也會一直工作,耗電量仍然在5到10瓦左右。所以正確的做法是關機后拔掉主機。如果可以的話會更方便
電源在工作的時候消耗電能,所以電源本身就是一個“消費者”。而且電源再次轉換時有損耗,輸入電源的能量無法100%轉化為主機內元器件的有效能量,所以存在轉換效率的問題。電源轉換效率=電源提供給主機的瞬時輸出功率/輸入電源的瞬時功率 100%。轉換效率與電源的功率無關。轉換效率越高,電源本身就越節能,輸入的交流電源得到的利用就越充分。優質電源的轉換效率一般在80%以上。
大家在選購電源時要注意電源的轉換效率,盡量選擇轉換效率高的產品,減少不必要的電能消耗,為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盡一份力。高功率轉換效率也意味著電源產生的熱量更少,更有利于降低機箱內的溫度。
經常有人問“為什么我的電腦一開機就開了?”其實問題就出在上面介紹的5v待機。在早期的1.0版本中,只需要5VSB就可以達到0.1A,這樣“上電”動作引起的浪涌往往是由一些抗干擾能力差的電源作為啟動信號觸發的。所以Intel公司在ATX 12v 2.01版標準中規定5VSB不得低于0.72A,基本上完全避免了這個問題。
本文講解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