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600
(資料圖片)
2000年,《狂飆》中京海市大佬徐江,僅僅是因為看到別人使用等離子電視,就會認為對方地位不配。誠然,在那個年代,售價動輒一兩萬的電視,就是地位的象征。
等離子電視能成為地位的象征,不是偶然。且不說當年多數人使用的顯像管電視,就連如今已經普及的液晶電視,在多方面性能上都被等離子電視吊打。
由于技術方向的原因,相比于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亮度更高、色彩還原性能更好,而且還能防電磁干擾。
最重要的是,等離子電視能夠輕易達到微秒級的延遲,相比起來只有部分性能較好的液晶電視才僅能達到1毫秒的延遲。
在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廝殺最甚的年代,甚至有這么一句話廣為流傳——“外行看液晶,內行看等離子”。
然而優點如此之多的等離子電視,卻因為松下的一絲貪念,基本消亡。
1996年,飛利浦發布了第一臺家用等離子電視,立即迎來市場的熱烈反響。松下看到如此景象,自然不甘落后,同年便推出第一款松下等離子電視。
此后,等離子電視憑借更先進的顯像技術,迎來蓬勃發展。松下也在此期間不斷研發優化,掌握了大量核心技術。
這期間,松下出售的等離子面板,一度占到整個等離子電視成本的70%以上,就連同為龍頭企業的索尼,都要去松下采購等離子屏幕。
或許是因為等離子電視的技術給了松下驕傲的本錢,松下飄了,賣給索尼的等離子屏幕不斷漲價。
同時,松下對投靠等離子陣營的“小弟”們也不夠友好,總想獨吞蛋糕,拒絕向其他企業分享技術。
如此情形下,諸如索尼等企業,只得放棄等離子電視。隨后,索尼叫上冬至、夏普等廠商成立液晶聯盟。
或許是因為看到了松下做法導致的“離心離德”,液晶聯盟第一招就是選擇相互開放技術。
此消息一出,廠商們變得更愿投靠液晶聯盟。而廠商增多的優勢,那就是市面上的宣傳、營銷、鋪貨量開始猛增,最終使得消費者逐漸傾向購買液晶電視。
直到2006年,液晶電視銷量終于反超等離子電視。
廠商正在用腳投票,松下也不得不做出反擊。
2007年,松下聯合日立等企業成立等離子電視戰略聯盟。同年推出PZ700C系列等離子電視,一度贏得重新崛起的可能。
可惜,松下的回擊慢了一步,液晶聯盟已經獲得眾多廠商的支持。
等到2009年,等離子電視已經開始慘淡,在上海部分賣場,等離子銷售額僅不到5%。
眼見等離子電視大勢已去,等離子聯盟的廠商們也開始逐漸退出。
2009年,飛利浦完全退出等離子聯盟;2009年3月,先鋒停止等離子面板制造業務;2012年,長虹液晶電視出貨量超過等離子電視......
等到2013年,龍頭大哥松下,也宣布了等離子電視停產的消息,雖然松下表示將繼續提供正常的保修服務,但僅僅4年后,松下就徹底撤出中國售后。
原本技術先進的等離子市場,只剩消費者的哀怨。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