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焦運杰 校對/李俊慧團隊
(資料圖)
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
面對消費復蘇預期,包括小米、榮耀、vivo和OPPO等在內的智能手機廠商已經“卯足了勁”。
其中,OPPO似乎跑在了前面。
2023年2月,OPPO旗下一加子品牌及關系頗為密切的realme品牌,前后腳發布了各自的新品手機。
其中,一加Ace2于2月7日率先登場亮相,而realmeGTNeo5則緊隨其后在2月8日發布。
圍觀的網友發現,這兩款手機在價格和性能上看點很足,同時也是同檔價位的競爭產品。
那么,作為開年率先發布的兩款新品手機,一加Ace2和realmeGTNeo5相比,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誰又更值得用戶選擇?
硬件配置:一加Ace2和realmeGTNeo5各項配置相同,硬件性能持平
處理器方面,一加Ace2和realmeGTNeo5均采用的是上一年的旗艦驍龍8+Gen處理器。其中驍龍8+Gen1處理器采用4nm工藝,CPU采用1+3+4架構。主核可以達到3.2GHz。安兔兔跑分103萬。
內存上,兩款手機均采用了16G的運行內存,在之前3000元檔位以下的手機中也十分少見。
后置拍照方面,一加Ace2和realmeGTNeo5均采用后置三攝,相機配置參數非常接近。
具體像素上,realmeGTNeo5采用的是“5000萬像素IMX890 ois主攝+800萬像素超廣角+200萬像素微距”后置三攝組合。官方稱可以保留更多高光及暗部細節。支持ProLight2.0超感光夜景算法加持。微距支持5.5mm近距離拍攝。
一加Ace2采用的是“IMX890 5000萬像素主攝+800萬像素超廣角+200萬像素微距相機”。主攝支持OIS光學防抖,廣角支持120°廣角視野拍攝。微距支持4cm近距離拍攝。
前置拍照方面,realmeGTNeo5和一加Ace2均采用的是1600萬前置相機。
可以看到,不論是處理器搭載選擇,還是拍照配置參數,realmeGTNeo5和一加Ace2可謂如出一轍。
外觀設計:一加ACE2更偏簡約,realmeGTNeo5后面更偏性能發燒友
如果有無采用“曲面屏”是區分手機檔位高下的標志,那么,一加Ace2似乎要略優于realmeGTNeo5。
但如果從用戶使用場景來看,如果用來打游戲,那么, 曲面屏似乎并未明顯優于直屏。
外觀設計方面,realmeGTNeo5正面采用的是一塊6.74英寸oled打孔直屏。屏幕支持144Hz高刷新率。1500Hz電競操控引擎。峰值亮度可以到達1400nit。
realmeGTNeo5背面上方一整個部分均采用的是相機模組的設計。攝像頭位于手機左上角。右邊為RGB燈,同時在透明玻璃蓋板的下方為驍龍處理器。為手機性能發燒友提供了一個可以觀察的平臺。
一加Ace2采用的是6.74英寸oled打孔曲面屏。屏幕支持120Hz高刷新率。峰值亮度為1450nit。支持高頻PWM調光。
一加Ace2背面相機在手機左上角采用環形設計。除去相機外就剩一加的Logo。玻璃采用磨砂設計,整體風格偏簡約。
重量方面,realmeGTNeo5重199g。一加Ace2重206g。兩款手機在當前重量上都比較出色。握持體驗出色。
定價策略:一加Ace2和realmeGTNeo5均定價3000元檔,用戶偏好是關鍵
續航方面,realmeGTNeo5采用的是4600mAh容量的電池,一加ACE2采用5000mAh容量的電池。
可以看到,一加Ace2電池容量要比realmeGTNeo5更高,續航時間更長。而realmeGTNeo5續航在目前手機行列也屬于偏中下游水準。
充電方面,realmeGTNeo5采用240w充電。一加Ace2支持100w有線充電。充電上,兩款手機充電功率均超過100w。
不過,realmeGTNeo5充電功率要更勝一加Ace2,充電速度無疑更快。
存儲組合方面,realmeGTNeo5有“8/12GB+256GB”和“16GB+256GB/1TB”四個存儲組合。一加Ace2有“12GB+256GB”和“16GB+256/512GB”三個存儲搭配。
值得注意的是,存儲上兩款手機均加入16GB的大運存。顯然,這可以配合處理器最大程度地發揮手機的性能,同時,這也是之前手機都不曾出現過的情況。
定價策略方面,同樣是“12GB+256GB”版本,realmeGTNeo5的定價為2699元,而一加Ace2的定價為2799元,而同樣是“16GB+256GB”版本,realmeGTNeo5的定價為2899元,而一加Ace2的定價為3099元。
有網友評價稱,從價格看,這兩款手機性價比應該在目前已經達到了極限,畢竟之前還沒有3000元檔位的手機采用16GB的運存和驍龍8+Gen1的旗艦處理器。
總體來看,兩款手機配置差異較小,主要體現在屏幕、背面設計、電池容量及內存組合等。比如,realmeGTNeo5在充電上要更快于一加Ace2。
因此,對于用戶來說,如何選擇就要看對品牌的傾向和手機設計的偏好。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長期關注互聯網、電子商務及等相關政策、法律及監管問題。郵箱:lijunhui0602#163.com,微信號:lijunhui0602,微信公號:lijunhui0507)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