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駱軼琪 深圳報道
近些年來外部環境的持續變化,顯示出對智能制造能力塑造的迫切性。無論是對供應鏈儲備和風險應對的前置、全球化智造的能力分布,數字化在其中正發揮巨大作用,廠商也在探尋自己的答案。
(資料圖片)
5月6日,聯想集團全球“母本工廠”——南方智能制造基地(以下簡稱“南方基地”)規模投產儀式在深圳舉行。該項目總投資額超過20億元,將實現智能產品年產1600萬臺以上。
什么是全球“母本工廠”?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全球供應鏈負責人關偉總結出3個關鍵指標:率先應用最先進技術+形成可復制可推廣方案+孵化創新理念和創新產品。
關偉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采訪時指出,聯想集團南方基地是智能制造中心,也是研發、全球運營、人才中心。從聯想集團目前在全國的智能制造布局來看,合肥產業基地主要生產筆記本電腦和服務器產品,武漢產業基地生產重點在于手機和平板電腦,(天津)智慧創新服務產業園則重點是展示中心,并將輻射東北亞市場。南方基地的整體能力優于其他基地。
“我們堅定不移以中國為大本營,因為中國的產業鏈是最完善而且效率最高的。聯想集團每年向全球客戶發出1.5億臺設備,其中90%以上的產品產自中國制造基地。”他續稱,當前南方基地生產的品類超過50種,包括筆記本、臺式電腦、工作站、服務器、顯示器、高性能計算集群、甚至穿戴設備等,需求非常多元,10臺以下的訂單占比達60%以上。
也正因為進行了系統性的數字化能力加持,當前雖然不少消費電子都面臨庫存難題,但聯想集團已能前置應對。應該說,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賦能,正在幫助智能制造行業更坦然應對外部的波動和挑戰。
智能化加速
對于智能制造產業來說,近些年來要面臨的挑戰很多:原材料和訂單均時而緊俏、時而過剩,智能終端產品形態迭出,制造工廠招工難,不同國家的基礎設施參差不齊等。
比如當下,全球PC和智能手機市場需求尚未完全復蘇,多數半導體供應鏈公司仍在去庫存階段。
受訪時關偉表示,現在遇到的更多是需求下降時產能不滿,但聯想的庫存不大。“我們是從2021年11月開始減庫存,做到提前4-5個月左右決策,是得益于我們的風險管控機制、智能供需分析和計劃體系。這種預測的準確性將隨著機器學習的提升越來越準確。”
(聯想集團南方智能制造基地臺式機自動化產線,圖源:聯想集團提供)
舉例來說,在2020年初需求非常緊俏時,訂單雪片一樣到來。這時候的分貨原則是利潤優先、市場份額優先還是營業額優先,可以通過智能化能力,從不同維度進行模擬,之后再據此制定分貨原則。
“我們的很多決策是建立在數字化轉型基礎上。”關偉續稱,從庫存角度看,今年年底需求會上行,因此需要加大一定庫存。在分析市場時,采購、計劃等團隊不僅是看具體的器件庫存和市場行情,更會深入到上游企業在不同地方的投產和產能、工藝情況等,每周甚至觀察上游原材料的價格變動走勢等。“通過系統性地控制,過去幾年我們庫存壓力都不大。”
這也意味著,產能和策略等規劃都需要超前,最遠要對未來5-10年都涵蓋在內。“我們看好整個市場的發展前景,2023年正是休養生息、不斷提升自己基礎的時候。相信2024-2025年市場一定會快速發展,但堅決不能等到那個時候再去投資。因為投資有周期,一個工廠要想建成、成熟至少需要2-3年時間,所以現在就要開始準備。”關偉如此表示。
據他介紹,聯想集團2017年開始投資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此前更多是在精益生產。“三四年前,我們對自動化率、智能化率的目標只敢定40%,再高可能成本和效率還不如保持舊有。隨著數字化能力提升,我們的自動化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今天自動化率可以做到60%,業務再過兩年可以看到更高。”
據悉,在南方基地的147米筆記本生產線上,有72個智能制造工位,只需要53名生產線人員。南方基地筆記本產線相關人員向記者介紹,除了測試安裝、碼排等方面實現高度無人化之外,其中裝配段實現了業界較高的自動化率。這背后一方面源于工廠端對整機產品進行了詳細的分解,再具體落定到不同的崗位中;另一方面則需要在產品設計之初,就把對工廠的自動化需求告知研發部門,將多部門的能力搭配實現。
全球供應鏈
作為“母本工廠”的要義之一,當然還包括把在南方基地積累的經驗輸出給其他制造基地,包括海外市場。
但海外要面臨的挑戰更大,小到員工文化、教育程度,大到周邊供應鏈和基礎設施成熟度等方面,都需要逐漸培養、因地制宜。
這時候數字化能夠起到很大作用。關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要全球化地推行智能制造并不簡單。比如過去二十年來,聯想集團進行了多次兼并收購,過去是把收購來的資產整合進組織架構、系統和流程等,但遇到的苦惱在于,流程和培訓都既定完成了,但執行無法到位。
“從數字化轉型開始著手,相對就比較簡單。因為數據化之后就能夠明確哪里存在缺陷,溝通會更容易。”他續稱,比如把南方基地的智能生產系統LeMES推廣到全球應用時,各個工廠標準一樣,就很容易通過比較得出結果。
“我覺得是LeMES系統奠定了我們全球化的基礎,同時智能排產系統等都是通過在南方基地運行好后,把它當做一個一個模塊推廣到墨西哥、匈牙利等制造工廠。”關偉舉例道,還有不可避免遇到的語言問題,在匈牙利工廠有15個國籍的員工在工作,要統一語言,IT和數字化管理的作用尤為關鍵。“這就是為什么要把南方基地建成‘母本工廠’,用它的成熟系統可以推廣到全球,解決語言、文化、勞動力成本較高等問題,同時提高效率,系統自動化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聯想集團南方智能制造基地產線中的自動化設備,圖源:聯想集團提供)
據介紹,2022年6月,聯想集團匈牙利工廠正式全線投產,該工廠最初的四條產線以南方基地同類產線為母本進行設計、制造,并通過中歐班列等運抵匈牙利。隨后,南方基地其他成熟的數字化、信息化、綠色制造等技術也相繼引入匈牙利工廠。如今,聯想集團在EMEA地區超過90%的數據中心產品,以及約50%的Think臺式機和工作站產品均由該工廠生產。
當然,從資源稟賦來看,中國依然是智能制造發展成熟的市場。關偉指出,中國無論從規模效應、產業鏈成熟度和效率等方面,都是全球最高。“海外工廠的效率目前沒有中國這么高,我們在設計全球布局時把批量生產盡量放到中國,一些客戶定制化和本地相關的產品會‘全球資源、本地交付’,這是全球戰略方面(的布局)。”
一個細節可以看出中國市場的高效。在深圳市和深圳光明區政府支持下,南方基地于2020年3月開工,經歷過去三年間的重重挑戰,依然能在2022年底前實現提前投產運營,在百天內實現出貨。
據悉,未來南方基地將助力上下游企業數字化轉型,并通過長期戰略合作的方式鼓勵供應商伙伴在項目周邊設廠、擴大投資,聯手上下游企業帶來數十萬就業崗位。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