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陽】5月18日,華為夏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舉辦。會上,除了一系列筆記本電腦等新品發布之外,華為全屋智能4.0也正式發布,華為全屋智能的發展之快,也再度讓業界驚嘆。
【資料圖】
華為全屋智能4.0發布
自從2021年,華為推出全屋智能“1+2+N”架構,宣告進入全屋智能行業以來,全屋智能就進入了“開掛”般的高速發展節奏中:2022年3月,華為對全屋智能“1+2+N”解決方案的內涵進行了全新闡釋;同年7月,華為全屋智能2.0發布,對空間交互體驗進行升級。并通過智能主機EZ解鎖了后裝市場,補充了產品線覆蓋優勢;僅在4個月后,華為便正式推出了華為全屋智能3.0,帶來了“高可靠、高掌控、高感官、高智能、高心意”的“五高”核心優勢,讓用戶體驗到全屋智能的“極簡”與“魔力”。時隔半年,華為全屋智能就進化到了4.0。
華為全屋智能的誕生,是應《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中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改善人居環境的政策指導而生。數字家庭建設是順應深化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家庭生活數字化趨勢的一大舉措,也是響應國家數字經濟戰略、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數字經濟目標的重要抓手。據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2022年,中國商品住宅銷售額累計值超過13萬億元,因此數字家庭建設將有利于推動住建領域的數字經濟發展。
在政策引領、技術持續演進、與消費者需求的升級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智能家居近幾年發展迅猛,其廣闊的市場空間也在全力釋放。這也是華為堅定不移地推進空間智能化的基本判斷。華為終端BG首席戰略官、全屋智能產品線總裁邵洋曾表示,空間智能化是一個萬億級的新賽道,也是科技賦能人民“好房子”的關鍵組成部分,但要推開這扇“空間之門”,需要同時具備在連接、交互和生態三個全屋智能核心要素上的長期積累。華為剛好在這幾個領域布局已久,通過“1+2+N”架構,推開了從單品智能走向全屋智能的“大門”。
首個空間穿越屏S2, 交互新朋友智能MINI
對于全屋智能來說,“交互”是讓房屋“理解”用戶意圖的核心。以燈控舉例,不管是傳統的按下開關,還是現在流行的用語音操控,本質上都是交互的形式。但是現實的生活中交互要遠比單一燈控復雜,尤其是要實現全屋智能就更加復雜。往往人在進入一個空間后,要完成交互首先需要找到一個最有標識性的交互設備,以方便人們能掌控整個全屋;其次因人所處的不同空間,不同情境,不止需要一個標識性的交互設備;最后基于用戶的意圖,人與空間的交互方式應該是多元化的,讓人的意圖更加自由,讓人對空間場景的執行更加簡單。所以業界此前的交互設備要么是智能音箱,要么是智能中控屏,但是往往全屋只有一個,并且大多數會被固定在墻上。
而這次華為全屋智能發布的智能中控屏S2,之所被稱為空間穿越屏,主要是因為它能實現五大穿越,第一個是空間交互物理形態的穿越,可墻可桌可手持,打破了國內以往只有墻面或只有桌面中控屏的使用場景;第二個是空間交互距離的穿越,中控屏按照全屋、子空間、子系統、子場景的分層分級管理方式,在單一中控屏上完成對全屋空間的子系統的狀態可視和可控;第三個是空間自動識別,智能切換的穿越,當中控屏從一個空間掛墻能轉移到另一個空間掛墻時,能自動識別當前空間,并且智能切換到當前空間的空間交互界面,此時即能完成對當前空間的子系統、子場景以及空間單品的操控直達與精細化控制,這也是最讓人有“穿越”之感的功能;第四個是用戶對于空間意圖的穿越,當用戶有強烈的意圖去創造空間的場景時,超級快控這種將控制及場景圖形化及原子化的方式,可以隨心所欲的創作個人專屬場景;第五個是豐富交互方式在空間的穿越:智慧語音搭配多空間的智能中控屏,根據人體所處的不同空間,即你在客廳的智慧語音控制的是你客廳的系統、設備與場景。而當你走到臥室時,你的語音依然能對臥室的系統、設備、場景進行掌控。
如果說,智能中控屏S2是全屋控制的核心大腦。空間交互新產品智能MINI就是全屋控制的神經末梢。在使用智能手機時,我們往往會根據使用習慣設置一些快捷鍵,一件直達想要的操作,智能MINI就好比我們空間的快捷鍵,當用戶在中控屏上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編輯好場景后,就可以通過一碰傳的方式導入智能MINI中,放置在最觸手可及的位置,隨時一鍵觸發。
因為智能MINI內置電池,采用低功耗設計。比如在廚房就可以貼在煙機上,當家長做完飯,就可以按一下智能MINI,一鍵通知各個房間中的孩子們,告訴大家可以來餐廳吃飯了。
超級快控和智慧語音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很容易根據自己的生活喜好,形成一定生活習慣,比如水杯放在什么位置,空調開幾度等等。在全屋智能場景中,大家也希望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DIY自己心儀的場景。全屋智能4.0這次就提供了超級快控功能。
通過將空間中的所有子系統、設備,及其豐富的功能進行原子化,每個原子就好比一個樂高積木的配件,可以簡單的進行拼裝與融合,一拖一拉即可建立聯系,長按又能精細地去調節各種具體的功能,超級快控功能實現了對智能設備更簡單的圖形化交互。
例如,用戶想要建立一個名為睡前模式的場景,希望燈光調暗,加濕器打開,安防攝像頭開始運行。那就可以把燈具、加濕器、攝像頭拖拽到一起,組成了基本方案要件,再長按調節燈光亮度、加濕強度等等細節,一個獨屬于自己的場景就建立完成了。
除了新增的功能,全屋智能4.0對已有功能也進行了加強。比如智慧語音功能,這次支持全雙工對話,即便用戶在與中控屏進行交互時,遇到家人說話,打斷、插話,它也能識別用戶的指令,這樣的語音交互更加的擬人化,可以更加自然,更加生動的溝通對話。
子系統生態擴充與狀態
交互是空間智能化的體驗核心,而智慧化場景體驗離不開豐富的鴻蒙生態產品。這些生態產品,組成了華為全屋智能十大子系統,整體實現了全屋互聯化,能夠持續豐富消費者智能家庭場景體驗,讓家的智慧不斷成長,也在華為全屋智能的不斷進化過程中,成為家居、家電產業生態的“發動機”。
此次華為全屋智能4.0的子系統生態再度擴充與壯大。首先是新增了能耗子系統。在全屋智能功能更加強大的同時,智能設備數量越來越多,如何讓每個設備均保持工作狀態,電池保持高電量尤為重要,如果通過傳統的方式每個設備查看,就顯得非常繁瑣。華為全屋智能能耗子系統通過全屋電池看板,讓全屋電池電量一屏可視,智能門鎖、各類傳感器等設備電量通過紅(電量少)、綠(電量充足)雙色顯示,并且支持電量告急提醒推送,方便用戶維護電池。
同步新增的包括機械面板、智能插座及智能插頭,豐富的面板套系化,足以應對空間的各種情境。
在已有的照明子系統中,華為和西頓、企一、歐普等高端燈具品牌合作引入了300多款燈具產品;在遮陽子系統中引入了30多個品類,100多個產品。成品簾引入了更多連接方式,包括PLC、WiFi、藍牙等,充分滿足前、后裝用戶的需求。
如今,家居空間正在經歷從傳統空間向智能空間、從單品智能向系統智能、從單一場景向全屋場景的轉型。數字化技術正在重建人與人、人與物、人與場景相互關聯的互動與對話的方式。從按鍵到觸摸,智能手機開始騰飛;從按鍵到語音,智能駕駛倉風靡汽車行業;從開關到語音、觸控、毫米波雷達,人機交互,全屋智能也正在迎來人與空間智能化革新的拐點。
華為全屋智能以其空間智能化理念,用革新的交互形態、穩定的PLC連接技術以及獨有的全屋智能主機和龐大的鴻蒙智聯生態,不僅自身在全屋智能賽道上一路狂飆,更是帶動相關產業生態成長,甚至已經將空間智能擴展到地產、酒店行業中,逐漸成為全屋智能賽道上的引領者。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