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 X3。(華為官網)
華為終端BG CTO李小龍。(華為供圖)
深圳商報記者 陳姝
(資料圖)
2023年第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延續下行趨勢,但華為在中國區的出貨量逆勢增長41%。在5月24日舉行的“華為手機創新科技媒體溝通會”上,華為終端BG CTO李小龍以Mate X3、P60系列為例,分享了華為手機在設計、材料、通信等多方面的創新。
折疊機比直板機更輕薄
華為Mate X3發布以來,創下了中國區折疊機銷量第一的成績。折疊手機最難的是如何做到輕薄,華為從第一代折疊手機開始,就把突破重量和厚度的極限作為開發產品最重要的目標。
Mate X3輕至239克,薄至5.3毫米,第一次實現大屏折疊手機比大屏直板手機更加輕薄。據李小龍介紹,華為從整機結構的設計上首次引入“拓撲優化”方法,通過仿真測試和持續迭代,探索極致的最優方案;專注于超輕薄器件的創新,研發出超薄一體化Type-C器件和超薄50W無線充電模組;不放棄0.1克的減重機會,使用業界首創的超輕金剛鋁等多種高端自研材料,達成重量輕、抗跌落、抗彎曲的完美性能三角。
做手機不是簡單“堆料”
華為深入材料科學“無人區”,首次將抗沖擊非牛頓流體材料應用到Mate X3大屏的復合疊層結構之中,引入“動態化學鍵”關鍵因素實現緩沖吸能,并克服不透光、粘性差、易變形三大技術難題,帶來“遇強則強、遇弱則弱”的抗沖擊效果,使折疊內屏的抗沖擊能力提升至4倍。
針對華為P60 Pro上首創的超聚光夜視長焦鏡群,李小龍透露,基于“在增加長焦模組進光量的同時,兼顧輕薄的外觀和手感”的目標,P60 Pro在長焦模組中加入聚光鏡群,實現輕薄尺寸依然做到F2.1超大光圈,再結合RYYB超感光傳感器,最終得以在兼顧機身厚度和重量的情況下,帶來長焦模組進光量的大幅提升。針對此方案,華為研發工程師歷經3年時間,在突破性解決前置聚光鏡技術方案、全新光路設計方案、聚光膠合方案及一系列檢測技術方案的同時,也由此推動業界上下游產業鏈及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李小龍認為,手機性能提升依賴于整個工業基礎,以及材料、加工、檢測、測試、裝配整體性能的進步。做手機不是簡單“堆料”,而是在定位“做最好”的前提下,持續提升它的各項規格。
“北斗消息”是科技突破
從Mate 50系列開始,華為手機可以支持北斗衛星消息功能。李小龍稱,中國用戶有機會在全球最早使用到雙向北斗衛星消息,這不是華為的突破,而是中國科學技術的突破,是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是基礎工業、基礎技術的進步。相較其他廠家的解決方案,華為不同的是要帶給消費者,尤其是中國的消費者可以使用到的衛星通信技術。
談及其中的難點,李小龍稱,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從0到1做出來很難,但后面已經建立了這樣的流程和交付協議,其他廠家想跟隨就是很容易的事情,這也是華為對于整個行業帶來的貢獻”。
一季度出貨量逆勢增長
IDC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出貨量近330萬臺,同比增長118%。華為以高達47.4%的市場份額,穩居中國市場第一,幾乎撐起了國內折疊屏手機市場半邊天。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銷量比2022年同期下滑13%。華為在中國區的出貨量逆勢增長41%,市場份額攀升至9.2%,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唯一獲得大幅增長的品牌。從2022年第四季度到2023年第一季度,在整體市場趨于下行的大背景下,華為手機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實現同比上年逆勢增長。“我們要為消費者持續創造價值,只要做出好的產品,消費者就一定會為廠家投票。”李小龍說。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