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飛機 C919 將于今日迎來商業首飛
國產大飛機 C919 將于今日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中國商飛 C919 大型客機曾首次亮相三亞鳳凰國際機場 / 圖片來源:TechWeb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東航 APP 顯示,東航 C919 將在 5 月 28 日執飛 MU9191 上海虹橋-北京首都、MU9192 北京首都-上海虹橋的航班。
不過,這兩趟航班并沒有開放售票,而我們可以買到的 C919 首趟航班為 5 月 29 日 MU9197 航班,從上海虹橋機場飛往成都天府機場。
據了解,C919 飛機是中國商飛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2007 年首次立項,2015 年 11 月 2 日完成總裝下線,并于 2017 年 5 月 5 日成功首飛。(來源:TechWeb)
Twitter 推出 API Pro 接口服務,適用于初創企業,每月收費 5000 美元
Twitter 近日推出了一個新的 API 接口服務,稱為 Twitter API Pro,適用于初創公司,每月收費 5000 美元。
Twitter 表示,該 API 級套餐允許開發人員每月獲取 100 萬條推文和每月發布 30 萬條推文,并使他們能夠訪問完整的存檔搜索端點。此前,Twitter 宣布于 2 月 9 日起開始不再免費提供 API 接口,隨后推出了三種不同的 API 服務,分別為免費、基礎版和企業版。基礎服務為每月收費 100 美元(當前約 707 元人民幣),企業版服務每月為 42000 美元(當前約 29.7 萬元人民幣)。(來源:新浪新聞)
蘋果客服回應多人被充電頭電到甚至電傷:電流在安全范圍內
近日,小紅書上有多名博主分享了自己被蘋果充電頭電到的經歷,引發了網友的關注和討論,# 蘋果充電器能不能別再電我了 # 已在該平臺成為熱門話題。
對此蘋果一位技術代表解釋說,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現象,不用過度擔心。客服稱,蘋果手機充電時漏電是因為設備背面是金屬板,充電時會有放電的現象,這個是經過了官方認真檢測,電流在安全范圍之內。其建議,為了避免觸電,可以加個手機外殼使用,同時使用蘋果原裝充電設備。
至于蘋果的充電插頭容易觸電,Type-C 的充電插頭不會觸電的問題,該技術代表解釋稱,蘋果的充電插頭壓到容易觸電是因為 Lightning 的閃電接口是裸露在外面的;而 Type-C 的接口是橢圓的,充電接觸位置在圓頭里面,不會有裸露的情況。不過該技術代表強調,「我們的充電頭經過了專業認證,是在安全范圍之內的,被電到只會有一點點麻,一點點刺痛。」(來源:上游新聞)
英偉達黃仁勛在臺大畢業典禮致辭:未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公司將會消亡
NVIDIA 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臺大畢業典禮上發表致辭講話,黃仁勛強調,人工智能開啟了巨大的機遇,靈活的公司將利用人工智能來提升自身地位,同樣的,未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公司將會消亡。
黃仁勛在畢業典禮上演講 / 圖片來源:IT 之家
黃仁勛指出,我們正處于一個重大的科技時代的開端,就像個人電腦、網路、移動設備和云端一樣。但人工智能更具基礎性,因為每一個計算層面都被重新塑造了。從我們編寫軟件的方式到處理方式,人工智能從根本上改變了計算。(來源:IT 之家)
天涯創始人邢明首度回應關停:不會放棄,用戶數據不會丟
天涯社區的創始人之一、前董事長邢明在社交平臺上首度回應了廣大網友關心的問題,稱這是因為資金問題導致的暫時停擺,并沒有放棄恢復網站的希望。他還保證,天涯社區的數據不會丟失,會盡力保留網友們在天涯上發過的帖子、博文和神帖。
邢明稱:「數據不會丟失,天涯從未放棄。」他表示:「原來我們只是想低調地休整一段時間,籌集到資金再把它恢復起來,但是沒想到網友的反應這么的熱烈。」刑明還稱:將把數據的恢復與保存放在第一位,與政府、電信合作溝通,確保網友們的「回憶」能夠留存下來。
為了重啟天涯社區,另一位創始人之一宋錚發起了「七天七夜,重啟天涯」直播義賣活動,希望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籌集到 300 萬的資金支付電信機房的費用,據悉,重啟天涯直播義賣將于 5 月 28 日 20 點開始,連播七天。(來源:品玩)
聯發科回應結盟英偉達合攻 Arm 架構芯片傳聞:勿過度臆測
此前有消息稱,臺聯發科和英偉達將于下周一(29 日)宣布新的聯盟戰略,共同開發基于 Arm 架構的個人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用單芯片。
對此聯發科今天發布公告表示,外界不要過度揣測,具體合作計劃下周就會公布。
聯發科計劃周一下午舉行 2023「旗艦科技 智領未來」記者會,由聯發科 CEO 蔡力行與重量級嘉賓一同出席,這位嘉賓應該是近來引起全球關注、并成為 AI 創新推動者的英偉達 CEO 黃仁勛。
早些時候外界推測英偉達將與聯發科共同宣布雙方在 Arm PC 相關芯片的合作,但聯發科發布公告表示,這個傳聞純屬外界猜測,聯發科不做任何評論。(來源:新浪新聞)
扎克伯格財富今年暴漲近 470 億美元,要求員工「更加敏捷」
Meta 公司(原 Facebook)近日發布了 2022 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雖然營收和凈利潤超出市場預期,股價也創下單日最大漲幅,但從全年來看,公司的廣告業務受到蘋果隱私政策和競爭對手的沖擊,營收和凈利潤同比下滑,成本和費用大幅增長。與此同時,公司在元宇宙領域的投入也未能帶來可觀的收入,反而導致巨額虧損。
Meta CEO 扎克伯格 / 圖片來源:IT 之家
為了應對這一困境,Meta CEO 扎克伯格在公司內部會議上要求員工「更加敏捷」,并宣布 2023 年為「效率之年」。他表示,公司將進行部門重組和裁員,削減優先級較低的項目,加速決策效率,降低成本支出,以及削減福利待遇。他還表示,公司將繼續在人工智能和元宇宙領域進行創新和投資,以實現長期的發展目標。
自去年以來,Meta 已經實施了兩輪裁員: 11 月裁員 11000 人,3 月又宣布裁員 10000 人。所有這些裁員都屬于扎克伯格為實現更高效率而進行的更廣泛的重組。
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其中一些措施已經反映在該公司強勁的股票表現上,使扎克伯格的凈資產今年增加了 466 億美元,達到 923 億美元。(來源:IT 之家)
Sam Altman 回應:OpenAI 沒有離開歐洲的計劃
OpenAI 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在最新推文中表示,OpenAI 沒有離開歐洲的計劃。
奧爾特曼在推文中表示,針對如何更好地監管人工智能,在剛剛過去的一周時間里,會見了不少歐洲各國首腦,并展開了富有成效的對話。奧爾特曼表示對于能繼續在歐洲市場運營,感到非常高興,自然也沒有離開的計劃。
阿爾特曼周三在倫敦的一次活動中表示,在考慮退出之前,OpenAI 將努力遵守歐洲的監管規定。「目前的歐盟 AI 法案草案將會造成過度監管的情況,但我們聽說它將回調,」他表示,「他們還在談論這件事。」(來源:IT 之家)
知乎發布最新大模型應用「搜索聚合」,即日開啟內測
知乎聯合面壁智能在「2023 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發布了最新的大語言模型成果。知乎合伙人、首席技術官李大海表示,知乎模型應用「搜索聚合」即日開啟內測,面壁智能研發的中文基座大模型 CPM-Bee10b 全面開源,并發布了對話類模型產品「面壁露卡」。
在 4 月「2023 知乎發現大會」上,知乎發布了大語言模型「知海圖 AI」并內測 站內大模型應用功能「熱榜摘要」。時隔一個月之后,知乎帶來了又一款站內的大模型應用功能「搜索聚合」。該產品將大模型能力應用到了知乎搜索上,每當用戶觸發搜索時,系統就會從大量提問和回答中聚合觀點,提高用戶獲取信息、形成決策的效率。李大海表示,「搜索聚合」即日開啟內測。(來源:界面新聞)
佳能推出 VR 社交平臺 Kokomo,進入消費級市場第一步
據 Road to VR 消息,佳能近日推出 VR 社交平臺 Kokomo by Canon,支持 Meta Quest 2 頭戴顯示設備,目前已在美區 Google Play 上架。
Road to VR 指出,相較于 Magic Leap 向視網膜直接投射整個數字光場,以產生電影級的現實;Kokomo 則是更關注使用其社交屬性,通過合理利用使用者的手機鏡頭,呈現用戶的虛擬形象。
Kokomo 品宣圖 / 圖片來源:鳳凰新聞
Road to VR 進一步解釋道,用戶只需要 VR 設備和手機,就能享受 Kokomo App 所提供沉浸式視頻通話體驗。Kokomo App 可以捕捉用戶的全身 3D 形象,讓雙方的互動更真實,并提供 Mirror 模式,實時分享通話者手機中的文件、照片等數據。(來源:鳳凰新聞)
我國科學家實現千公里無中繼光纖量子密鑰分發,創世界紀錄
據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張強等與清華大學王向斌、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劉洋、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尤立星、張偉君等合作,通過發展低串擾相位參考信號控制、極低噪聲單光子探測器等技術,實現了光纖中 1002 公里點對點遠距離量子密鑰分發,不僅創下了光纖無中繼量子密鑰分發距離的世界紀錄,也提供了城際量子通信高速率主干鏈路的方案。
遠距離量子密鑰分發實驗系統原理圖 / 圖片來源:新華社
相關研究成果于 5 月 25 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雜志。(來源:新華社)
一位律師使用 ChatGPT 寫辯護狀,現在不得不為其「假」的引證做出解釋
據《紐約時報》今天報道,起訴哥倫比亞航空公司 Avianca 的律師們提交了一份充滿之前案例的辯護狀,有趣的是這些案例都是 ChatGPT 一本正經地編造的。
在對方律師指出這些不存在的案例后,美國地區法官凱文-卡斯特爾確認,「提交的案例中有六個似乎是假的司法判決,有假的引文和假的內部引用」,并在考慮對原告律師發起制裁時安排了一場聽證會。
律師詢問機器人是否有撒謊行為 / 圖片來源:cnBeta
律師史蒂芬-A-施瓦茨在一份宣誓書中承認,他曾使用 OpenAI 的聊天機器人進行研究。為了核實這些案件,他做了唯一合理的事情:他問聊天機器人是否在撒謊。(來源:cnBeta)
責任編輯:Rex_28